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就业服务中心(黄龙县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黄龙县就业服务中心(黄龙县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4:56
单位名称 黄龙县就业服务中心(黄龙县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劳动就业、人才交流和创业提供服务保障。失业人员、职工登记管理;再就业培训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流动管理;下岗职工职业介绍及失业救济金发放。
住所 黄龙县环城路119号
法定代表人 刘建军
开办资金 304.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5.63万元 113.5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5人,完成年任务240人的106%;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0人,完成年任务200人的11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6人,完成年任务60人的21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4220人,完成年任务4219人的10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74万元,完成县级任务1000万元的207.4%,支持109人进行创业,带动就业280人,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政策稳岗护航。用足用活就业惠企利民政策,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专场招聘会2场次,推送用工企业35家,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709余条;二是畅通就业创业政策普惠渠道。结合全县科技下乡宣传活动,组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队,印发政策汇编2000册,短信群发5000余条,深入各乡镇、村组和园区,召开面对面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重点对就业补贴、创业扶持、失业补贴、稳岗返还等援企稳岗政策进行上门答疑解惑,确保了就业政策群众看得懂、算得清、用得好,参与群众达1000余人次;三是畅通就业跟踪服务渠道。在城乡社区劳动力群体中继续加大“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的推广,提升“秦云就业”小程序使用率,全年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9639人,人均年增收达20000元以上,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脱贫。同时采取电话回访、下乡走访、入户家访等方式,对就业困难群众需求等进行跟踪服务,用活兜底就业政策,为名脱贫劳动力安置了乡村公益岗位,实现了就业困难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二)靠前服务搭桥。强化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以更细服务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有效挖掘家门口就业岗位供给。一是协调园区成立了劳务服务站,服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用人需求,将就业创业、失业保险、稳岗惠企等工作嵌入园区,嵌入企业;二是坚持面向县内用工企业、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建立用工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积极收集各个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园区企业用工常态化监测和联系服务制度,拓展民生直达、政企智联服务模式,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推动涉企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便捷快办,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120余条;三是安排1名懂业务服务专职人员,主动对园区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进一步优化参保缴费、转移接续、待遇领取等工作流程。四是利用城东、城西社区就业驿站和零工市场不断拉近就业距离,推送岗位信息1000余条,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和岗位推介300余次。(三)风险防控建制。全面提升失业保险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开展自查自纠。坚持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工作机制,重点围绕业务审核审批、经办规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开展风险隐患自查,有针对性地对33家企业今年以来失业保险参保、经办、待遇发放、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纠,深挖根源、找准症结、健全机制、防范风险,全年共排查失业保险疑点数据170条,整改完成170条,推动为民办实事4件;二是继续执行失业保险降费率政策,大力宣传税务统模式失业保险参保缴费模式,完成失业保险参保390个单位4236人。(四)宽松政策促贷。在中心设立了政策咨询、申请受理、资格审核、贷款发放等服务窗口,并将申请窗口前移至各经办银行,引导各经办银行与陕农担合作,涉农类项目免除反担保,实现申请、审核、发放一条龙服务。开通了网上申请、受理业务、为创业者多方位打造一条方便、快捷的贷款绿色通道。一是严把审核关。严格按照陕西省创业担保贷款管理系统来核验申请人身份,所有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都联合金融部门上门实地调查,实时上传至业务系统内,有效的核对了申请人的真实身份和经营实况、确保提交资料与经营场所、营业执照等内容的一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有效地遏制了骗贷的风险,确保了贷款的公平公正;二是严把使用关。加强对借款人的跟踪管理、动态监控、定期查看创业项目生产经营情况,提供必要的帮扶指导。协调经办金融机构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贷后管理主体责任,督促经办银行同步跟进贷后跟踪服务、掌握好每笔贷款的使用和贷款人的经营情况,确保贷款真正用于创业就业。今年我中心通过电话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23年度发放的113笔贷款进行了贷后跟踪调查,未发现违规使用贷款的情况。全年共发放创业贷款109笔2074万元,带动就业280人;三是严把回收关。通过电话提醒和入户通知等方式、对借贷人和反担保人进行还款提醒,及时了解借贷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对已经逾期的2笔贷款29万余元通过上门追缴、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手段予以催收,严厉打击骗贷、逃贷和恶意拖欠行为。(五)岗位安置保就业。按照县人社局安排,结合群众自身劳动技能、就业意愿等客观条件做好公益性岗位招聘工作。一是强化申报流程,把牢审核入口。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明确上岗条件、严格审核把关,杜绝重度残疾、不能正常履职等不符合安置条件的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截止目前,安置就业在岗人员共558人,(其中:城镇公益岗289人、乡村公益岗45人、特设公益岗190人、公厕公益岗34人)二是强化退出机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人员台账,根据个人申请、村级审核、镇级复核、汇总上报的流程,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公益性岗位人员动态化管理;三是强化监督检查,规范资金使用。采取不定期电话抽查和现场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督查,主要检查人员考勤、责任落实情况,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空岗顶岗等违规行为。二、取得主要经济和社会权益。推进失业保险线上申领,进一步简化办理程序,减少申报材料,放宽申领限制,提升经办服务,实现便捷高效申领服务。截至目前全县领取失业金1231人次227.04万元,给失业人员代缴医疗保险863人次29.95万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人0.75万元,给20个企业314人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74万元,扩岗补助1个企业2人0.3万元。存在的问题。省级人社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社保参保和待遇领取相互制约体系,各个险种都按照各自的规定执行政策,信息无法共享,系统互不兼容,工作开展中意识数据和数据误差无法避免。整改措施。建议省人社厅加快信息化建设进度,建成各个险种之间参保、待遇发放流程的资源数据共享,相互制约的工作体系,形成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追款追责的工作氛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中心将紧紧围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落实就业优先各项政策,努力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促进我县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