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油气勘探开发利用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富县油气开发提供服务;富县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做好油气勘探、开发、利用项目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 | |
住所 | 富县上城花园 | |
法定代表人 | 张建新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万元 | 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能源建设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我研究所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025年油气研究所深入加强天然气科技创新团队、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建设,同时紧紧围绕富县油气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年度科技项目计划,实施基础地质研究、油藏综合评价、采出工艺优化技术,解决困扰目前油气田发展的瓶颈所在,推动富县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如下:创新团队建设延安气田高效勘探开发利用创新团队围绕天然气地质研究储层精细评价、工艺技术优化、天然气开发方案编制、地面集输工程、气藏动态管理、采气措施及天然气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针对延安气田南部区域地质情况复杂,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低,井下复杂事故率高等技术难题,历经两年攻关研究试验,创新形成了“分段设计、多圆弧对比、动态参数调整”为核心定向井井眼轨道整体协同设计技术;在石千峰-石盒子地层推广应用三维复合冲击器;在富县区域推广应用原浆承压试验堵漏技术;并优化聚磺钻井液体系,形成了强抑制性KCL聚磺钻井液体系;同时,通过技术管理创新,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形成了延安气田南部区域配套的钻井工艺和技术管理模式。四是院士团队助推天然气高效开发,富县区域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4.66%,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4.09%。累计节约钻井成本8116.32万元,并在延安气田南部区域全面推广应用,加快了天然气区域化规模上产。同时团队和专家团队针对低产低效井占比高、排液困难的问题、采用储层解堵、泡沫排水、井口增压、机抽排液等技术措施,实现气田长期的稳产、增产、截至目前各项措施的实施,已累计增产2000余万方。二、重点实验室建设延安市油气田环境污染低碳协同控制技术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2022年成立,针对陕北区域油气田环境污染与储层保护问题,联合开展“油气田含油污水、含油污泥、VOC低碳处理和储层保护”等多方向研究,形成“多层混合采出水的处理、油气田作业废液回注、钻井泥浆不落地处理”等多项适用于陕北区域致密油气藏开发中环境污染低碳处置核心技术,使富县区域油气田产生的含油污水达到100%回用。实验室团队由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5人等共计19人构成,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17人,博士学位人员11人。以上人员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课题17项;获授权专利27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国际专利8件;获国家级社会力量设奖3项,省部级2项;发表论文73篇。三、产学研合作与技术交流一是建立校企地合作机制。2023年先后组织邀请延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和中国石油大学等教授专家与创新团队进行技术交流共20余次,为创新团队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二是落实结对子协作机制。创新团队与延长集团研究院签订《地质压裂一体化技术示范区建设》协议,以“少打井、多产气、提高采收率”为目标,合作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打造延安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地质压裂一体化技术示范区。为截止目前,研究院技术交流与现场指导9次,提升试气投产效果八个百分点。三是引进院士团队帮扶机制。借助延安市人才引进政策,与院士及其团队在非常规油气藏储层保护技术、压裂技术、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研究。实现“引进一个院士、配套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项产业”的模式,利用专家院士团队行业领域领军、资源优势,推动延安气田天然气勘探开发事业高质量发展。四、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开展的《延安气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地质认识创新与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课题通过方法创新,精细刻画富县地区马家沟组古地貌,成功的指导了该区的勘探开发工作,在富县-甘泉-宜川地区形成规模性储量,计算探明天然气面积1810.43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1094.13亿方,为在延安南部建成首个整装气田奠定产能基础。在富县区域延2120-2井马五5层无阻流量获32.5万方/天,是勘探公司截止目前全区马五5单层最大无阻产量。该井试气成果的突破,对进一步认识富县地区乃至整个延安气田下古马五5层以及中下组合后期的勘探开发布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钻井提速提质成果效益显著。创新团队一方面通过优化钻井工艺组织流程,节约非生产作业时间1天以上。另一方面全面推广氯化钾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个性化钻头等创新措施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甘泉区域一井场实现半年内“5开5完”的记录,总进尺18713米,平均机械钻速19.83m/h。钻井提速增效,树立井控安全红线,在创造效益的同时,连续多年保持井控零事故,既节省了时间,也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三是开展的《延安气田一次上返固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持续在延安气田各区域应用,通过不断优化完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应用井深不断加深。近年来累计实施600余口天然气井,节省作业成本近6000余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四是开展的《延安气田富县区域下古生界缝网酸压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攻关,最终形成适用于延安气田富县区域马家沟的酸压工艺,平均增产1.95倍,稳产期内共增加收益1.8亿元,释放天然气产能2亿方。该技术在低渗、致密气藏勘探开发的突破,解放了一批原来无法动用的储量,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五是开展的《非均质陆相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课题研究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储层进行了推广应用,页岩气压裂施工成本单井平均降低39%(原预算4口水平井的压裂投资,完成了7口水平井的压裂施工),平均单井无阻流量是原来的3倍;在致密气、致密油等进行了推广应用,平均单井产量得到较大提高,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五、成果亮点创新团队创新管理模式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二等奖、省级管理创新三等奖、延安市优秀产业发展团队,近三年团队开展科技项目及攻关课题19项、荣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成果3项、集团科技成果4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授权专利8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