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渭河综合治理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区域内渭河综合治理提供保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渭河全线整治工作的指标要求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各项方针、政策;牵头负责协调渭河综合治理中有关林业、交通、环保等相关方面的事项,确保整治目标任务的完成;全面负责渭河渭滨段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负责落实渭河整治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执行工程建设规定,负责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渭滨区滨河大道1号石鼓园小区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刚 | |
开办资金 | 8.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6万元 | 2.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渭河综合治理保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渭河市区段堤防加固项目稳步推进。积极与市级部门紧密配合,对项目区范围内的拟迁建设施进行了全面摸排,完成了环评、稳评、文物等前期要素证明等相关工作,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土地预审等已获批复。提请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委会对项目实施方案及专班组建进行研究审议,积极申报了2025年中省水利发展资金。(二)清姜河入渭口绿化改造提升项目成效显著。该项目于2023年7月13日开工建设,虽然建设过程历经曲折和艰难,但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先后多次迎接了市区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市区人大代表的检查考察。项目的实施,既美化了周边区域环境,也提升了城市品质,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三)渭河堤防代管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定期巡查制度,定期组织专人清理杂草垃圾、修剪绿化带,确保堤防的整洁和安全。同时加强了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多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堤防的安全稳定。“三边一口”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区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四)渭河堤防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严格按照水利部及省水利厅的相关指导意见和评价办法,全面开展了渭河堤防标准化管理省级达标创建工作,建立定期巡查制度,落实专人清理杂草垃圾、修剪绿化带,确保堤防的整洁和安全,通过不断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能力水平,在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持续发挥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省级堤防标准化管理一级评价,被省水利厅发文通报命名。(五)监管责任得到落实。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省市关于渭河生态区保护的各类规章制度和办法,围绕渭河生态区内建设项目监管工作,加强巡查频次和力度。先后多次联系发投集团,督促其对公园路片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办理涉河手续,并按程序向其送达停工通知书。同时还积极向市渭保中心进行巡查汇报,并以区水利局名义向有关单位下发整改函、督办函、请示等文件,切实履行了生态区保护巡查职责。(六)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根据单位实际和工作需要,对单位各项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新建了第一议题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5项制度;修订了财务制度、三重一大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13项制度;并加强了制度执行力度,确保了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单位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七)投诉处理及时有效。高度重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倾听民意、汇集民声,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全年办理网络舆情各类投诉案件16件,群众满意率100%,有效维护了单位的形象和声誉。(八)荣获陕西省水利工程优质(仪祉)奖2024年6月,渭河右岸宝鸡市宝鸡峡桥至三合村段堤防工程荣获第四届陕西省水利工程优质(仪祉)奖。该奖项以工程质量为主,兼顾工程建设管理、技术创新、工程效益和社会影响等因素设置的优秀水利建设工程奖项,是陕西省水利工程项目最高奖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清姜河入渭口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完成以后大大提高城市品质,为渭河沿岸及周边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2024年6月,渭河右岸宝鸡市宝鸡峡桥至三合村段堤防工程荣获第四届陕西省水利工程优质(仪祉)奖。堤防代管及标准化创建不仅为我区渭河防洪保安提供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同时也提高了堤防的整体水平,2024年底顺利通过了省级堤防标准化管理一级评价,被省水利厅发文通报命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堤防管护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2.堤防安全隐患排查需进一步加强专业检测;3.项目谋划思路有待进一步拓宽。(二)改进措施1.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学习宣传,不断提升推动渭河综合治理及生态区保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与代管单位共同探索堤防标准化管理经验和做法,全面推进和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保障工程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3.定期开展渭河生态区范围内建设项目巡查检查,做好新建路中学运动场项目监管工作。及时发现违规建设活动,跟踪督导落实整改。4.积极汇报,多方争取,做好情绪疏导和解释,积极化解工程债务。5.按照全区统一安排部署,配合相关部门推进渭河市区段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单位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加强渭河生态区巡查保护等为核心,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一)积极探索渭河生态区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与沿线镇村工作对接,在政策允许情况下,进一步充实管护力量,全面扎实做好渭河生态区及堤防设施巡查保护各项工作。(二)完成好渭河市区段堤防加固及水生态治理工程相关工作。(三)密切关注上级工作动态及信息,时刻做好常态化谋划包装储备项目准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