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旬阳市市卫生监督所)

旬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旬阳市市卫生监督所)

发布时间: 2025-03-31 13:15
单位名称 旬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旬阳市市卫生监督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保障。预防保健科内科结核病科职业病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
住所 旬阳市城关镇育才路18号
法定代表人 龚立根
开办资金 1633.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阳市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96.49万元 1866.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住所、单位名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抓好传染病防控,守护健康防线,强化监测预警,网报及时准确,落实专病专策,有效控制重点传染病。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855例,发病率532.55/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6.93%;开展应急演练10场次,深入各重点场所检查指导80余次,有效处置疫情10余起;主城区“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卫指标内。规范结核病治疗管理,及时追踪管理患者135例。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发现可疑者及时转诊。完成HIV筛查7.5万例,发现确诊阳性10例。项目管理101例,CD4检测98人次。抗病毒治疗98人,丙肝新发12例。二是抓实免疫规划,筑牢免疫屏障。完成常规冷链运转12次,同步落实查漏补种,年累计接种10万剂次,单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有效推广,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对全市25个单位248人进行预防接种资质认证。AEFI、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指标达标。三是抓牢慢性病防治,巩固创建成果。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3万余份,电子建档率94.2%。老年人体检率70.1%,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67.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3.89%。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72.49%和73.1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1000余次,覆盖3800余人。完成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5528人,项目工作人员获得全国项目办通报表彰。四是抓精检验监测,强化疾控能力。完成城乡饮用水40个项目94份水样检测工作,地方病检测680份样本。HIV、HCV、梅毒抗体筛查426份。首次开展血清样本中丙肝核酸定量检测和滤膜中粉尘浓度及降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检测工作。新冠/流感核酸检测1039份。消毒效果卫生监测538份。能力验证6次,完成考核任务21份,结果均为满意。年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788例,及时流调处理3起疑似聚集病例。学生营养健康监测11所学校1773人。审核报告职业健康监测信息884例,发现并报告职业禁忌症94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17家,放射卫生调查31家机构。学生常见病与影响因素监测7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五是抓细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开展健康知识“六进”活动,制作发放宣教资料30余种20余万份,更换宣传栏30余期,播放影音资料20余种1万余次,举办讲座20余次,开展咨询活动近百场次,个体化健康教育6万余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9%,较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开展健康科普下基层活动36场次。开展8类健康细胞示范创建、控烟行动和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科学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寄生虫病、猴痘等疾病的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极大降低了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提升了社会整体健康水平。二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响应,高效完成调查、处置与监测工作,构建起坚固的应急防线,全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三是在信息管理上,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公共卫生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助力科学防控。四是通过抖音平台、微信公众号、线下资料印发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养成,推动全民健康素养迈向新台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与中心重点工作衔接不够紧密,中心工作积极性方面有待加强;二是疾控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后备力量建设薄弱,推进事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三是在加强对基层工作指导,更好地服务疾控工作大局方面有待改进提升。(二)整改措施:一是梳理中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逐项分析与各科室工作的关联,制定详细的协同工作计划;根据工作成果和贡献评选优秀团队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二是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及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升队伍素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急需专业人才,充实后备力量。三是要求各业务科室定期选派骨干下沉一线,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督导;及时收集一线反馈意见,根据需求调整指导策略,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是完善疾病监测预警体系,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收集、分析疾病数据,确保对传染病、慢性病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二是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队伍在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三是深入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活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四是加强与医疗机构、社区等的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工作协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为:43628567661092811J2001有效期限自:2023年06月16日至2027年12月1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