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礼泉县植保植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检测防治保障。业务范围:农业植物病虫监测、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农用药械管理、 | |
住所 | 礼泉县市政东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昆鹏 | |
开办资金 | 222.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礼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6.3万元 | 14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礼泉县植保植检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对开办资金进行了变更。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站紧紧围绕植保中心工作,努力发展绿色植保,扎实开展防虫保粮和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全年病虫发生总面积235.3万亩次,防治总面积786.97万亩次,发布病虫信息22期,电视预报10期,美篇32期。开展农民技术培训38场次。农作物实际损失4.48万吨,挽回损失21.67万吨。全县农作物平均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8.82%,检疫培训人数2000人(次),印发植保技术资料2.2万份,咨询人数600人次。制作植物检疫相关短视频6个,分别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进行播放。承担省市试验示范任务4项、调查任务2项、顺利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和玉米“一喷多促”项目,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各项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1.建立小麦玉米统防统治示范区2个烟霞镇西二村欣农兴园区,示范面积:600亩,西张堡镇石坡夫村,示范面积:100亩。分别在小麦和玉米不同生育期,按照实际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控。主要防控对象有:麦田杂草、地下害虫、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白粉病、小麦红蜘蛛、小麦蚜虫等。2.全面完成我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为确保我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站及时制定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方案,与无人机服务组织签定合同,以种粮大户为主,带动周边零散户及其它防治组织共同开展防治。项目防治涉及全县12个乡镇104户种粮大户,飞防面积共5.6万亩,每亩次20元/亩,共投入112万元,发放药剂面积23万亩。今年全县总防控面积45.5万亩次,带动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79%。项目实施区域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防控效果达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挽回损失6195.5吨。3.开展小麦秋播药剂拌种为做好秋播期小麦病虫防控工作,压低病虫基数,选取部分种粮积极性较高、种粮技术超前的大户开展小麦药剂拌种示范工作,实施拌种试验示范面积1000亩。拌种30000斤。通过拌种示范和召开拌种技术培训会,带动全县农户开展拌种小麦药剂拌种面积24.52万亩,拌种覆盖率为99.67%。为来年小麦病虫防治工作奠定基础,确保完成小麦病虫危害损失率在5%以下的生产目标。4.顺利完成我县玉米“一喷多促”项目项目实施采取由各种粮大户自行购买农药、自行雇用无人机进行“一喷多促”喷药工作,我站监督其作业,种植户收集飞行轨迹图等作业资料上交植保站审核。本次共实施玉米“一喷多促”喷药面积3.5万亩,按照每亩10元的补助标准进行现金补助,共计补助金额35万元整,通过实施“一喷多促”玉米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提升,增产率达22.8%。5.完成省市试验任务及调查任务(1)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2)蛋白膜助剂在苹果黄蚜防治中的农药减量增效试验。(3)完成我县玉米穗期害虫种类及玉米螟、棉铃虫及其占比调查。(4)开展玉米主栽品种抗病性差异调查。(5)完成玉米中后期“一喷多促”防控效果评价试验。(6)不同密度杂草对小麦产量危害损失调查试验。6.建立农药减量控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设立两个苹果绿色防控示范点,全程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650亩,辐射带动面积5万亩。主要采用果园种草、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果园悬挂黄板及各种害虫的性诱捕器、迷向丝,释放捕食螨、冬季树杆涂白和树干缠绕诱虫带等系列防控手段,减少用全年用药次数2-3次,果品商品率提高6.5%,优果价提高了28.6%,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5%以上。二、植物检疫工作1.苹果蠹蛾阻截防控按省市防控工作要求,今年我站继续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采取“盖、薰、烧、诱、消、剖、管”7字措施,在风险区覆盖防虫网1.2万平方米;进行薰杀700平方米;火焰烧杀1.06万平方米;悬挂诱捕器1100套,其中日常监测181套,全年监测60余次,均未发现苹果蠹蛾成虫;全年化学消杀9次,面积400万平方米;剖果14次,剖果面积92亩2220个,均未发现蠹蛾幼虫及危害状。从8月19日开始,安排6名植物检疫人员,24小时驻厂监管,严格按照市植物检疫站下发的《检疫监管人员驻果汁加工企业工作手册》进行日常监管,并记录《咸阳市果汁加工企业检疫监管日工作清单》,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果汁加工企业提出整改意见。12月3日安德利果汁加工企业榨季结束,共收购1459车43359吨,主要收购区域为陕西省境内。2.柑橘小实蝇防控工作柑橘小实蝇9月份在我县赵镇石前村和文家河村的桃、苹果、梨等水果经济作物发生危害,发生面积700余亩,疫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安排批示,拨付专项防治经费开展防控。我站及时邀请省市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主要采取埋、诱、杀措施:及时指导果农摘除虫果和捡拾落地果进行无害化处理;发放诱捕器2500套、黄板40000张、诱蝇球40000个进行诱杀;组织专业防控队伍在柑橘小实蝇发生区及周边开展3次集中消杀,累计消杀面积24000亩。通过“埋、诱、杀”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柑橘小实蝇的蔓延,减少了虫口基数,经监测及剖果调查,柑橘小实蝇对桃的危害最大,对苹果危害次之,对梨、石榴及柿子危害极小。3.种子市场检疫监管开展种子市场检查3次,种子市场检疫检查12人次,有效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防止检疫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安全。4.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监测从3月下旬开始共普查检疫性有害生物2.3万亩,其中苹果黑星病发生面积1.89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组织现场培训4次,发布“苹果黑星病防治措施”植保信息1期。葡萄花翅小卷蛾设置监测点3个,悬挂诱捕器15个,全年监测21次,均未诱捕到成虫,剖果3次500个未发现幼虫及危害状。其余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县均未发现。5.产地检疫、调运检疫2024年检疫证书42份。2024年在我站登记造册的种苗繁育基地3家,面积3365亩,经产前、产中、产后田间监测检查,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三、2025年工作计划1、积极落实省市及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工作的精确度、细致度,进一步强化争一流意识,努力将工作做实、做好。2、加大调查力度,及时准确的将病虫情报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方案。3、要注意控制成本、提高防效、减轻农药的污染和农药残留等保障苹果产业健康绿色发展,比如人工投入、悬挂黄板、诱捕器及果实大袋等一定要早、在病虫害发生或侵入前进行。4、继续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调查和防治工作。确保我县农作物病虫害不爆发成灾。5、继续做好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悬挂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害虫性诱剂,利用杀虫灯,黄板等做好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6、按照《陕西省苹果蠹蛾防控技术方案》的要求,继续做好苹果蠹蛾监测工作。切实做好果品检疫监管,组织专职检疫人员入驻果汁厂对原料果进行检疫监管。四、存在的问题单位内部管理部够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不够好。人员纪律观念淡薄,守纪意识差。五、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年病虫发生总面积235.3万亩次,防治总面积786.97万亩次,发布病虫信息22期,电视预报10期,美篇32期。开展农民技术培训38场次。农作物实际损失4.48万吨,挽回损失21.67万吨。全县农作物平均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8.82%,检疫培训人数2000人(次),印发植保技术资料2.2万份,咨询人数600人次。制作植物检疫相关短视频6个,分别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进行播放。承担省市试验示范任务4项、调查任务2项、顺利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和玉米“一喷多促”项目,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咸阳市植保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