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实验小学

宁强县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11:36
单位名称 宁强县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体育路
法定代表人 刘久亮
开办资金 780.9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0.94万元 971.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安全管理筑牢基础,后勤服务保发展。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及警示宣传,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演练,夯实“一岗双责”,不断提升师生、家长安全意识,筑牢师生安全管理防线。织牢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护网”,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全面实行校领导、家长陪餐制,师生同菜同饭;定时网络问卷,认真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实行餐餐核算,日日公示,阳光账务,让师生吃得舒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二)温情关爱和谐氛围,家校联盟聚合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的良好人文关怀氛围,将深入了解与专业测评相结合,定期进行心理筛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建立“一生一档”,结对帮扶指导。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系列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国旗下讲话、亲子互动、个别心理咨询等形式,营造了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同时,重点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协同县妇联、法院、团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导师分12批次对全校1800多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组织开展“百名教师进千家”大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增进家校沟通,凝聚教育合力。(三)德育队伍充实壮大,多彩活动提素养。学校有一批政治素养过硬、综合能力突出、富有爱心责任心和创新意识的班主任队伍,多位教师在省、市、县级德育技能比赛中获奖,或被评选为优秀教师。学校坚持实践活动育人,注重学生的道德法制、安全健康、文明礼仪、课堂常规、路队管理等教育,先后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气象局、铭记“九一八”、迎中秋、重阳孝老爱亲,到派出所、陈锦章故居、消防队、县人民法院、羌博园等开展寻访实践活动27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彭玉煋同学荣获全国丝路朗诵大赛一等奖,宁子涵同学荣获红领巾奖章“五星章”,在省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累计近五百人次。(四)深耕课堂培养师资,增效减负提质量。1.坚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障全学科教学。全体教师立足课堂,精心备课、上课、辅导,提高教学效率。校委班子实时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现状,关注常态课质量。教导处坚持常规教学“一月一查”,及时反馈、整改、复查,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2.始终把教师培养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以打造“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先后安排教师赴北京、上海、西安、宝鸡、汉中等地参加主题培训65人次,上一学年度投入到教师培训的公用经费达16.53万元。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涌现出了一批作风优良、业务扎实的优秀老师:李娇老师在省少先队活动技能比赛中获奖,张子刚老师被推荐为陕西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兰恬、王文山老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先后有25位老师在省、市、县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等比赛中获奖。(五)校本课程类多质优,第二课堂成效显。1.注重五育并举,融合文化课学习与艺术培养,开设了47个社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体素养。坚持每天“双阳光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锻炼,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为健康奠基,全校学生肥胖率、近视率环比大幅降低。2.实行“全员参与打基础,社团培训促提升”的策略持续推进花样跳绳运动,全校1841名学生均会跳绳;学校创编的大型跳绳艺术节目在各大型赛事活动中精彩展示;8月获得“陕西省跳绳运动推广优秀学校”;10月,学校花样跳绳社团作为全省十个演出节目之一参加陕西省少年宫成果展示。3.继续践行“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习字育人理念,安排专职书法教师,每周一节书法课,两个集中习字午间,全员参与,确保习字落到实处。每学期坚持实行全体学生“书法过级”测评,举行书法比赛,全校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在全县硬笔书法比赛成绩凸显,12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8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六)书屋活动常态开展,特色名片更亮丽。为充分发挥“钱学森书屋”的育人效能,学校采取“常态开放+主题活动”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已邀请到16名专家教授做主题讲座,累计受益学生达5000人次;8月被评为“汉中市科普教育实践基地”;12月,书屋的公众开放活动被评为陕西省2024年五大“年度品牌科普活动”之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学校先后获得省级“少先队主题活动先进单位”“跳绳运动推广优秀学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先进单位、鼓号队展演比赛省级一等奖,汉中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性别平等优秀学校”,在县级足球、曲棍球、田径运动会等比赛中荣获多项团体奖项,学校连续7年被评为宁强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单位”。2.“钱学森书屋”工作开展收益人数达5000余人次,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在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基金会等部门检查、指导、调研中多次受到称赞,并两次在全国12家书屋培训交流会上作经验分享。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生生源高峰期过后,学校将面对生源减少的的压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稳定生源将是学校要面对的问题。2.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8岁,男女教师比例为1:3,转岗教师、新入职教师较多,教师结构不能为学校质量提升更好的助力,教师的业务水平亟待提升。3.学校生源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留守儿童近1000人,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学生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70余名学生为重组家庭,家庭结构复杂,特殊学生居多,导致家庭教育和家长支持力度不够。(二)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养,融合“老中青”教师迭代培养,聚焦中青年教师,从教学常规、专业阅读、学科教学、基本功底、人文素养等方面量化学习要求,明确担子,创造机会,结对辅导,力促青年教师专业能力迅速提升。对外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以提高教育质量来提升学校口碑,提高学校品牌知名度。2.关注留守儿童、特殊学生群体,明确“当家庭教育跟不上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跟上”的态度,更加关注“草根学生”群体,对他们奉以仁心善举,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天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锻造骨干教师队伍。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水平能力的提高,把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学校未来的发展相结合。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继续实行“青蓝结对”帮扶制度;结合县教研室开展的优质课、精品课评比、教学能手赛课等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研修,打造校级、县级、省市级能手、名师、学科带头人,不断壮大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二)加强“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提质增效。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将“五项管理”与“双减”相融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作为引导者给学生以指导,倡导探索南通崇川“限时讲授,小组合作,踊跃展示”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三)严抓安全工作,保障后勤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做好演练,确保师生生命和校产安全。进一步完善后勤工作制度,强化对后勤人员的培训,加强为学校教育教学热情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后勤保障;做好卫生保洁工作,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践行后勤工作“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宗旨。(四)丰富社团活动,彰显办学特色,培育全品学生。学生社团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教育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开学生追求艺术空间、向往美好生活的通道。学校将充分挖掘教师潜能,通过校内师资与聘请校外教师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各类社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外延伸,培育出更多更优特色社团,力争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我的生长点,最终实现百花竞放、芬芳满园社团活动场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得的荣誉:省级“少先队主题活动先进单位”“跳绳运动推广优秀学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先进单位、鼓号队展演比赛省级一等奖,汉中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性别平等优秀学校”,在县级足球、曲棍球、田径运动会等比赛中荣获多项团体奖项,学校连续7年被评为宁强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单位”。无诉讼投诉情况发生。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