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上级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工作;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县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志愿者协会、社会团体及志愿服务队的组织指导工作。 | |
住所 | 吴堡县新建街2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尚艳飞 | |
开办资金 | 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吴堡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万元 | 0.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吴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建设“大河善谷,厚诚吴堡”为工作总目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公民现代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吴堡新篇章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认真做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典型创评推选工作,向市委文明办推荐3个单位、1个校园、1个社区、6个村子。认真做好国家文明单位的申报和复审工作,新申报国家文明单位一家。做好各级各类好人评选表彰工作,向榆林市委文明办报送5名“陕西好人”、25名榆林好人;组织开展第四届乡风文明示范村、第五届县级文明家庭、第六届“吴堡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目前有10个乡村、5个家庭、28个好人申报。开展“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15人被评为吴堡县2024年“最美警察”。深化结对帮扶。充分发挥文明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同深入基层,推动基层文明实践有活力、志愿服务有温度。(二)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注重用诗词、美术、书法、文物、文化遗产等提升未成年人传统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持续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实践活动60余场。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做好“陕西新时代好少年”“榆林市新时代好少年”学习推荐工作,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报送“榆林新时代好少年”7人,其中李思远和呼怡杉被评为“榆林市新时代好少年”。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累计创成榆林市级文明校园8个,县级文明校园4个,目前一完小、三完小正在申创省级文明校园。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运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网络管理平台,指导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积极发挥作用,并按照《陕西省乡村学校少年宫测评体系》要求,做好网络材料报送工作。(三)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婚事新办进万家、丧事简办惠百姓、红白理事树正气、村规民约立新风“四项举措”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截止目前共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100余场,组织开展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二十余次。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常态化在全县村庄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八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涝池、室内外卫生、进村路、主巷道、广场、残垣断壁、危漏房、畜禽粪便,改善以生活习惯为重点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着力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进一步巩固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配合农业农村局,提交“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千万工程”暨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等文件。在全县乡村振兴培训会上,向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书培训乡村文化振兴及志愿服务知识。(四)新起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阵地建设。今年重点培育打造1个示范所、4个示范站、2个示范基地、2个品牌志愿服务队伍,以示范促规范、以先进带后发。开展理论宣讲。目前全县累计组建各类宣讲团队百余个(96),基层宣讲骨干百余人(105),不断打造“文艺宣讲”“乡音宣讲”“板凳宣讲”等理论宣讲品牌,各类理论政策宣讲受众千余人次(8000),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理论武装的主阵地。(五)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风尚行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外延传播到基层一线、践行在群众身边,融入机关、景区、校园、村镇、企业、社区等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将文明习惯深入人心,将文明行为落在实处。大力弘扬社会新风。组织开展“书香吴堡,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好读书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光盘行动”“空瓶行动”等“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实践行动,加大餐饮浪费、球场打架、景点涂鸦、乱扔垃圾、高空抛物、遛狗不栓绳等不文明行为的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吴堡县以网络文明引领构筑网上精神家园,积极开展网络宣传活动,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结合重点宣传工作,搭建10余个专题专栏,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加大先进典型网上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等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发挥“吴堡文明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精神文明建设网上主阵地作用,不断汇聚向上向善力量。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大力弘扬社会新风。精心创作《零彩礼》小品、歌曲《吴堡文明更幸福》、漫“话”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作用,放映公益电影1493场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0余次,科普下乡活动40多次。推动传统节日振兴。举行“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发动群众参与,结合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累计开展活动120多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加大先进典型网上宣传力度,发挥“吴堡文明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精神文明建设网上主阵地作用,不断汇聚向上向善力量。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吴堡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问题:(一)思想认识欠缺,重视有待提升。部分基层组织不同程度存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一些农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还是习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产、抓收入、抓增收上,对村民精神文化、道德文明层面抓得不够紧。(二)经费投入不足,阵地建设滞后。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受经济条件制约,分配到各乡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的经费不足以保障基本服务活动的开展,加之缺乏志愿服务项目经费的支持,制约了阵地建设以及村干部、村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三)专业人才匮乏,创新意识不强。一方面大量乡村的中青年外出务工谋生,没有年轻力量的注入,乡村志愿服务缺少新意、缺乏活力。另一方面,志愿者注册人数不足,基层普遍缺乏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业性人才,为群众具体解难帮困缺乏针对性,尤其在理论政策宣传上,有很大短板。四、下一步打算今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重点落实以下三方面:1.着力提升文明培育工作。扎实做好先进典型选树,组织开展第四届乡风文明示范村、第五届县级文明家庭、第六届“吴堡好人”和“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工作,建立健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选、礼遇、帮扶、管理制度,树立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2.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推动各级文明单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实名结对,促进文明实践水平提升。拓展建设特色实践点,结合实践阵地辖区资源和群众活动规律,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家书屋、公园广场等各类文化设施,广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提升阵地覆盖面和群众触及率。3.匠心打造文明实践品牌。坚持“品牌+服务”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开创吴堡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奋力谱写吴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