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融媒体中心

宁强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1:33
单位名称 宁强县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新闻宣传,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业务范围: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新闻和对外宣传;新媒体新技术引进使用、推广;县域内重大新闻事件、突发事件采访报道和释疑解惑;负责来宁媒体的采访配合。(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西大街文昌路39号
法定代表人 周雅娜
开办资金 220.0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0.06万元 220.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主责主业,主题宣传亮点突出。中心结合重要时期宣传主题精心策划一批重点选题、重大主题、亮点工作,今年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为主线,用好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在宁强电视、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向人民报告】【新春走基层】【党纪学习教育】【国卫复审】【平安宁强】等20余个专栏,加强正面引导,为我县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配合县督查室拍摄制作重点工作督查汇报专题片22期。策划推出《主播带你游》新媒体产品,围绕我县特色美食美景专题拍摄了宁强麻辣鸡、核桃馍、鸡汤包子、汉江源景区等特色美食美景。深挖羌文化元素,主要对羌绣、羌编、羌漆、羌陶进行详细报道。制作播出体验式报道10余期,反响较好。(二)服务中心,对内宣传有声有色。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事业、文旅融合等工作,开设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报道工作进展和成效亮点。围绕全县重点工作,“三大行动”在经济发展、平安建设、国卫复审、安全生产、乡村振兴、旅游文化活动等方面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全媒体平台对我县“两会”、重点项目建设、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第二届“春溢宁强云巅巴山”油菜花季活动、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暨陕西·宁强“春溢宁强·茶山情歌”中国醉美茶文化旅游季、2024中国·宁强国际拳王搏击争霸赛暨火锅美食季、羌族集体婚礼、2024羌韵宁强半程马拉松等文体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在“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直播拉流19场次,其中国际拳王搏击争霸赛期间“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和“爱宁强”APP开设直播拉流,在线观看人数4.5万人次,新增关注量400人。汛期,我中心充分发挥媒体引导作用在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宁强电视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撤离公告,在7.24嘉陵江洪峰过境时,生动全面报道我县人民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身影。截止目前在宁强电视台《宁强新闻》发稿1000条,“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000余条,“爱宁强”客户端发布1900余条,制作微视频384条在视频号、抖音号平台播放。(三)加强合作,对外宣传成效显著。加强与高端媒体合作,配合新华社、陕西电视台等媒体深入我县采访报道,在2024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暨陕西·宁强“春溢宁强·茶山情歌”中国醉美茶文化旅游季活动和2024中国·宁强国际拳王搏击争霸赛暨火锅美食季、羌州九月桂花红茶新品发布会期间邀请陕西电视台驻汉中记者站、汉中电视台记者来宁,用好上级宣传平台,通过陕视汉中视频号推送直播拉流提高直播知晓率,扩大活动影响力。作品《宁强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产业融合发展》获得汉中新闻奖广播电视类三等奖。在上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586篇(条),其中中央电视台2条,陕西广播电视台41篇(条),汉中电视台68篇(条),《学习强国》平台刊发475篇。(四)广电事业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对鹰嘴岩无线发射台、应急广播、防洪预警等业务的管理,落实专人对中省无线覆盖工程设备、应急广播平台定期维护,加强对中省广播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确保安全播出。今年,对12个镇54个村的应急广播设备进行了运行维护,共计更换高音喇叭106只、维修更换功放12台、维修线路1.5公里、处理其它故障120余处,在7.24嘉陵江洪峰过境时及时录制撤离通告、通知等在应急广播中播出,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五)加强安全播出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播出各项措施,严格实行“三审三校”,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新媒体信息方面日常监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定期开展播出设备检测检修,网络安全监管,加强人员值守,确保重要保障期间广播电视节目、新媒体安全播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县融媒体中心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全面、准确、系统地宣传阐释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一手抓新闻宣传,一手抓融合转型,着力打造主流媒体公信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为推动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全年在上级新闻媒体刊发稿586篇(条),其中中央电视台2条,陕西广播电视台41篇(条),汉中电视台68篇(条),在《学习强国》刊发475篇。《宁强发布》在全市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名持续向好,粉丝关注量增加,1件作品分别获汉中新闻奖广播电视类三等奖。在宁强电视台《宁强新闻》发稿1000条,《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2000余条信息,制作微视频384余条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播放。广电事业建设稳步推进,应急广播平台在灾害预警、政策宣传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记者、新媒体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县融媒体中心现有5名记者,其中3人为临聘人员,只能满足日常县上重大活动、民生、社会新闻的宣传报道,缺乏优质主题报道、专题报道人才,新媒体方面文字编辑极度缺乏,影响节目的创新性。2.宣传手段、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优秀的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专业技术人员引不进来,宣传策划总体水平不高。改进措施继续做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学习方式,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新闻采编业务培训和邀请外界新闻媒体资深记者、编辑来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加强理论的学习,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改进新闻报道方式,运用新技术,着力办好“爱宁强”APP和“宁强发布”公众号,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发挥好主流媒体职责。强化干部理论学习,坚持正确导向贯穿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新闻采编各个环节绷紧“正确舆论导向”这根弦,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全面、准确、系统地宣传阐释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导向正确,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抢占现代传播的制高点。二是继续精心组织策划好主题报道、专题报道。用好电视、“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宁强融媒”视频号、“爱宁强”App等平台,创新宣传报道形式,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聚焦“三大行动”、生态环境保护、羌文化传承发展,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镇(街),加强重点选题策划,采用图解、直播、短视频、H5等新形式、新应用,以群众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让宣传的内容表达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精心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活动,强化宣传发动,再掀宣传热潮,为我县打造羌文化特色县城建设示范县贡献媒体力量。三是积极开设“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统筹资源力量,筹备“学习强国”宁强融媒号上线并启动。立足“学思践悟”深耕内容,聚焦重点环节,使其成为除“宁强发布”等县域内政务媒体外又一个展示宁强形象、讲好宁强故事、传播宁强声音的宣传阵地。四是加大外宣力度,扩大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与中省市媒体加强沟通协作,依托人民网、新华网、陕西电视台、陕西传媒网、西部网、汉中电视台、汉中日报社以及周边市、县媒体等官方新闻平台,紧紧围绕亮点工作进行重点深度报道,主动及时占领互联网新闻舆论主阵地,不断向外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宁强特色亮点,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加强新媒体人才引进,不断提升网络宣传队伍能力水平。选派优秀专业人员和短视频制作人才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加强培养锻炼,加快新媒体人才引进,充实网络宣传队伍,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媒体宣传工作队伍。六是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管理。加强广播电视和鹰嘴岩无线发射台值守,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确保重要保障期间广播电视节目、网络新媒体平台安全播出。做好应急广播管理维护,使其在防汛减灾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