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宁强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1:31
单位名称 宁强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机关办公与职工生活提供后勤服务。业务范围:机关办公服务,机关后勤生活服务,承办机关委托事项,(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民主街6号
法定代表人 鲁举宝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优化资源管理,提升保障效能。一是制定出台《宁强县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细则》和《宁强县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办法》,确保全县办公用房管理有章可循。联合县纪委对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杜绝超面积使用、豪华装修等违规问题发生。对全县机关办公用房进行清查,记录办公用房的位置、面积、使用单位、用途等信息,更新完善办公用房数据库,实时掌握办公用房使用变化情况。根据机构改革、人员调整等实际需求,遵循“公平、合理、节约”原则,科学调配办公用房,有效解决了部分单位办公用房紧张问题,提高了办公用房使用效率,保证了办公用房使用的规范化。二是建成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公务用车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公务用车管理“一张网”。严格执行派车审批流程,通过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申请、审核、派车,确保用车合规、透明。进一步优化公务用车信息化监管系统,纳入利用GPS定位、行车记录仪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车辆实时位置、行驶轨迹、速度等信息的全方位监控。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用车行为,有效降低了车辆运行成本。积极响应绿色出行号召,加大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力度,本年度新增新能源公务用车4辆。(二)强化节能降耗,推动绿色发展。一是节能宣传教育常态会。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张贴节能海报、播放节能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节能知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全年共举办讲座2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张贴海报6张,覆盖机关干部职工2000余人次。开展“节能之星”评选活动,对在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干部职工参与节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持续宣传教育,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显著提高,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双面打印等节能行为逐渐成为常态。二是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对机关办公楼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进行节能升级。今年完成了2个机关单位的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更换节能灯具60余盏,有效降低了能耗。鼓励各公共机构探索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为机关办公提供清洁能源支持。(三)提升后勤服务,打造优质环境。一是强化机关食堂管理。加强对机关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厨艺交流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烹饪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干部职工反馈意见,优化菜品结构,增加特色菜品和地方风味小吃,满足不同口味需求。今年以来,食堂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个百分点。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环节的全程监管。建立食材供应商资质审查和定期评估机制,确保食材安全可靠。今年共开展食品安全检查10次,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机关食堂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就餐桌椅、餐具消毒设备等设施,改善就餐环境。引入文明就餐引导员,倡导文明用餐、节约粮食新风尚,营造了温馨、舒适、有序的就餐氛围。二是强化物业服务管理。制定保洁工作标准和流程,明确保洁区域、频次和质量要求。加强对保洁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确保机关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卫生。建立设施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机关办公楼的水电、消防等设施设备进行巡查和维护保养。全年共开展设施设备巡检25次,及时处理各类故障6起,确保了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机关办公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机关大院绿化养护管理,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根据季节特点,合理搭配花卉绿植,打造四季有景的园林式办公环境。今年更新绿化面积80平方米,补植各类苗木10株。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资源配置合理、保障到位。通过完善办公用房管理制度及专项检查,规范了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使用,解决部分单位用房紧张问题,提升使用效率;建成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用车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加大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响应绿色出行。二是推行节能降耗、绿色发展。通过常态化节能宣传教育,提升干部职工节能意识,推动节能行为养成;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降低能耗,并鼓励探索新能源应用,助力绿色发展。三是提升服务质效,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机关食堂管理,提升烹饪与服务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营造文明就餐氛围;加强物业服务管理,确保办公区域环境整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打造园林式办公环境,提升机关整体形象与干部职工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节能降耗推进不力。虽制定了节能目标,但缺乏具体的监督考核机制。部分办公区域存在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节能设备推广应用进度缓慢,未能充分发挥节能降耗潜力。二是专业人才短缺。节能管理、信息化技术、物业管理等领域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三是服务创新意识不足。对干部职工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响应不够及时,服务质量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改进措施:一是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制定详细的节能考核标准,将节能工作纳入各科室绩效考核。在办公区域张贴节能标识,定期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干部职工节能意识。加快节能设备的采购与安装,逐步实现办公区域节能设备全覆盖。二是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节能、信息化、物业等领域专业人才。同时,组织内部培训与交流活动,鼓励员工自我提升,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是增强服务创新意识。定期开展服务需求调研,设立意见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干部职工意见。组织服务创新培训,激发员工创新思维,根据需求推出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菜品质量监督机制,确保菜品口味稳定和质量安全。优化办公设施维修流程,提高维修响应速度和效率,为机关干部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深化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功能,加强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为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资产管理的精准化水平。三是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持续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和参与度。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探索更多节能改造项目,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机关建设取得新成效。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机关事务工作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