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凤县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凤县双石铺镇安沟村付家砭 | |
法定代表人 | 宋德宝 | |
开办资金 | 12242.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凤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809.68万元 | 10582.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凤县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守正创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夯实教学常规管理。以“改变一所学校先从改变课堂开始”为切入点,坚持领导每日带班和巡课制度;强化毕业班复习备考,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定期问诊,开展班级、年级、校级三层质量分析;举行“雏凤飞翔兴教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开展高考选科知识宣传、班级文化墙布置、优秀学生光荣榜宣传等活动;狠抓学优生和临界生帮扶,分阶段进行了24次高三标准化学情检测,学情分析和责任帮扶具体到人。2024年宝鸡市一检,凤县中学有70名同学初步达到市教研室划定一本模拟线。2.自主德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抓德育就是抓质量、好德育就有好成绩”的教育理念不动摇,把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作为自主德育日常两大抓手,反复抓,抓反复;通过扎实开展新生军训、入学教育、行为习惯规范月、每周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等活动,常规工作高标准落实。建立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自主管理机构,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评价和管理。通过开展班主任节、表彰会、研学活动、成人礼等活动,不断巩固得之不易的良好学风。3.强师赋能,助推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暑期学习会、教师例会、主题报告会等形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全面自查,积极整改。邀请千阳县邬小军校长作精细化备考专题讲座,邀请陕西省教学能手咸阳名师王时霞团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和课题研究报告会,放大名校名师的引领效应。主动作为,破解难题,从幼儿园、初中选拔3名优秀教师、新招聘2人到高中任教,新教师的加入,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吴佳、周海军、张永占、兀俊侠、蔡利军等20余名教师在省市级微课大赛、命题大赛、体育竞赛等各种活动中荣获奖项。4.丰富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成立了20个学科社团,积极开展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书画展、第57届运动会、篮球联赛、激情跑操比赛、大课间阳光体育、全国版图竞赛、新作文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等比赛,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平台。隆重举办了凤县中学第二届学科节系列活动,通过数学计算能力大赛、趣味化学知识竞赛、“纪念一二.九”主题演讲活动、英文书写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18名学生荣获第21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省级一、二、三等奖。陈佳明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乔诗语被评为宝鸡市读书之星。5.统筹规划,学生资助惠及民生。学校认真组织开展重点保障学生摸底建档工作,春秋两季共为760名家庭困难学生按期发放资助金79.05万元。2024年秋季,共为6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发放路费补助3.9万元,为37名符合高等教育入学资助的学生发放资助金29.6万元,确保每一位困境学生能顺利迈入大学校门,接受高等教育。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校共有269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249人,上线率87.06%,较历史最高值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一本上线63人,上线率22.02%;理科一本上线止跌回升,文科一本上线由2023年的1人增加到15人,文科一本上线大幅上升。我校在其他创建项目和单项竞赛活动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24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宝鸡市中学生篮球竞锦标赛女子组第八名、男子组体育道德风尚奖;宝鸡市中小学合唱艺术节三等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高考成绩与以往相比虽有所提升,但与县委县政府打造教育强县的战略及各界群众的预期还有一些差距,尚需快马加鞭,戮力前行。2.教师队伍老龄化、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名师占比少,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有断档、断链现象,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3.新高考背景下的部室改建和硬件设施提升须加快实施,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二)、改进措施1、高考备考精准化直面生源数量及质量下滑的现实,摒弃畏难情绪,总结多年备考的成功做法,认真研究新高考所带来的考试及招生变化,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使备考工作更加精准化。加强培优工作的力度,注重情感投入和方法指导,提高非智力因素对高考成绩提升的贡献值。继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交流,坚持开放办学,向名校看齐,与强者竞争,不断提升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人数。2、队伍建设梯度化争取政策支持,打破条块限制,逐步进行集团化办学框架下“六年一贯制”工作试点,选拔优秀青年和紧缺学科教师到高中任教,尝试解决一线骨干教师年龄结构不平衡的问题。3、办学条件标准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完成急需改造的硬件设施,加快校史馆、重点部室改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升级、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与时俱进,满足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德育及学生管理工作1.坚持立德树人。2.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3.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引导相结合,不可偏废,两手都要硬。4.坚持“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四育”理念。(二)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1.课程建设。积极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把课程建设与办学特色、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充分相结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严格按要求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严抓“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严格执行《学校教育教学规范和教育教学事故认定管理办法》,保证课堂教学规范化、高质量。3.加强教学与学习的计划性。常规教学、辅导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等有具体教学计划,计划由年级组制定实施,教学主管部门检查指导,保证计划落地落实。4.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初中要针对待优生拿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方法,不敷衍,不搞形式走过场。5.倡导教学民主化。鼓励教师、家长、学生参与教学管理,重视评教评学,以学促教,以评促教。6.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学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