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石油中学

宝鸡市石油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11:07
单位名称 宝鸡市石油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和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石油机械厂东侧
法定代表人 刘涛
开办资金 366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84.53万元 10342.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警钟长鸣,抓好安全教育,确保校园平安和谐学校安全管理无小事,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建立了学校保安、带班领导及值班教师的三级值班网络,签订层级安全目标责任管理书;二是坚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学校先后邀请法院、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为师生举办法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急救常识等方面专题报告会,教育全校师生把安全牢记心间。除此之外,利用“安全教育日”和“法制宣传日”开展专题教育,将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三是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主抓门卫管理、值班巡查、隐患排查、特殊人群监控等工作,及时整治各种安全隐患。一年来学校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完全达到了“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的安全工作效应。(二)深化管理,发挥人才潜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一年以来,我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师德师风建设“新引擎”。一是坚持第一标准,将政治标准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聘用的首要条件,要求教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潜心教书育人,形成教育家精神与教师职业操守、学校用人导向与个人发展目标两者融为一体的教师培育机制。同时,持续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通过全覆盖的师德专题教育和集中学习,突出正面引领和负面警示,进一步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认识,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领教职工思想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二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省、市教学能手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省级“双新”实验校建设,学校在“雏鹰计划”和“青蓝工程”结束之后,开展了“雁阵工程”示范课系列活动,通过“头雁领航”、“强雁带动”、“群雁齐飞”三个梯队的公开课展示,研讨新教材、探索新教法,营造了浓厚的“老带新”、“新学老”的教学氛围,展示了我校师道赓续,薪火相传,匠心育人的良好教风;三是在教学管理上,立足“三新”课改背景,以“宝鸡好课堂”建设为契机,开展了“两双三研”教研系列活动。高一年级利用成都七中远端直播班,通过与全国名校教师同备课、同教学、同作业、同检测,更新了老师的授课理念和教法,拓宽了备课、上课的思路和眼界;高二年级利用“双新”示范课展示活动,使任课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实践操作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高三年级开展了“聚焦高考研真题”的主题式教研活动。通过以题促研的形式,在交流研讨中优化2024年高考备考的复习计划。本学年,学校也先后派出多名优秀教师赴成都七中、陇南一中学习教育教学先进经验。通过学习,老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了专业成长,为打造石油中学高素质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三)五育并举,拓宽德育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年以来,学校五育并行联动校园文化特色,加强素质教育,为学生开拓视野,以润物无声方式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学校目前形成了“课堂教育、道德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四条主线并行交错的德育网络。一是积极落实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比、量化,针对各班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扬长避短;二是秉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三是打造特色思政课堂,让“德育”落地生根。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式研学活动,积极培育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探索文化艺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德育新路径,学校通过举办运动会、校园艺术节、课本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强健体魄,美育人生,以心向美,以美润心,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五育并举的教育效果。(四)高质量做好“组团式”帮扶工作,实现两校共赢发展自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帮扶教师倾情付出不计得失,从渭水河畔到汉江流域,默默奉献。今年2月,学校继续派出第二批六名帮扶教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和更实的工作举措,扛牢扛实工作责任,继续帮助距离安康市区60多公里的大河中学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助力乡村振兴,谱写乡村教育新篇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高考再传捷报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奋力拼搏下,学校2024届高考再创佳绩,继续以绝对优势稳居全市公办高中第一梯队。600分以上15人,实现了高分的绝对突破,一本上线人数369人,二本上线人数563人。(二)教育成果喜人在教研工作方面,坚持以全面提升质量为导向,通过教学研讨、校本培训、教学示范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年度,学校先后开展了20余次联校教研活动;承办了教育部“智慧创新未来教育”返岗指导和成果展示、宝鸡教育学院家校共育培训等活动,开展了16节次省、市教学能手展示课活动,组织参加了区级优质微型课、区级精品思政课评选等活动。本学年教师10人次获省级荣誉;30人次获市级荣誉;57人次获区级荣誉。(三)综合管理突出2024年学校荣获宝鸡市中学、职业院校共青团优秀单位、宝鸡市中小学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实验校;金台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金台区目标考核优秀单位、金台区廉洁文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四)校园艺彩飞扬本学年我校以艺术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参加各种主题特色的活动,成绩斐然:学校合唱队在金台区中小学合唱比赛中荣获最佳演唱奖;校兵乓球队在金台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参加市级比赛荣获第四名;校篮球荣获市级篮球比赛第一名;校足球队代表金台区参加市级比赛。多名学生在金台区高一年级思维导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学模式亟待优化: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构建与新高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不足: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内容不够系统、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影响了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速度和质量。(二)改进措施:1.聚焦队伍建设,强化骨干教师培养(1)完善培养体系:制定系统全面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涵盖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多方面,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提供清晰路径。(2)加强培训力度:定期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教学名师来校开展讲座和指导,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进修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2. 聚焦质量提升,实现高考成绩特高分突破(1)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新高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推进分层教学、选课走班等教学方式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2)强化备考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高考备考体系,加强高三教学管理,制定详细备考计划,精准把握高考动态,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和质量分析,及时调整备考策略。(3)关注学生发展: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站在新高考的发展起点,学校要把学习新方法、新理论、新知识视为阳光雨露,继续锚定目标方向,发挥教育评价的引领作用,教育改革脚步不停,立德树人初心不变,团结依靠全体教职工,在实干中追求卓越,在拼搏中创造佳绩,向建设特色鲜明的“三秦名校”目标稳步迈进。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为追求,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新突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奋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