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招生考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各类招生学校提供报名考试服务,组织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及高中招生考试,组织自考、成考报名。 | |
住所 | 子洲县双湖峪镇峨峁峪村 | |
法定代表人 | 马小军 | |
开办资金 | 2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1.2万元 | 16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招生考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体局的领导下,我办严格按照省、市招生办及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开展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组织各类招生考试的资格审查、报名、考试等相关工作。各考试基本情况如下:1.2024年高考报名情况:全县报名1022人,其中子洲中学504人,子洲职教中心255人,报考文史302人,理工369人,艺文88人,艺理15人,体育29人,单招219人。县内应届考生759人,回籍应届考生29人,同等学力4人;往届生230人。2.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情况:提前本科录取58人,一本44人,二本212人;提前专科16人,高职专科182人,单招专科34人;高职分类考试录取202人;本科录取共计314人,录取率达30.72%;专科录取共计434人,录取率达42.46%。3.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情况:八年级1147人,其中回籍生22人;九年级1448人,其中回籍生472人。4.2024年成人考试报名工作:负责考生报名、信息的审核以及复审工作,明确职责,圆满完成报名工作。5.2025年高考报名情况:全县报名931人,其中子洲中学445人,子洲职教中心234人;报考历史类220人,物理类345人,艺术历史类59人,艺术物理类12人,体育物理类12人,体育历史类12人,单招271人。县内应届考生679人,省外回籍生40人,往届生205人,村干部7人。通过我们逐一审核核实,现报名人员均符合报名条件,目前正在进行省外回籍生学业水平合格考成绩的转入工作。总之,在上级招生部门和省市督察组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涉考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我县2024年招生考试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平安考试”的目标任务。(二)具体工作措施1、抓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2024年,我们严格按照教体局党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员干部人人有笔记,个个有心得。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针对不断变化的招生考试政策,考试新规,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相关主题活动,强化红线意识,增强底线思维,筑牢思想防线,建立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抓管理,提高考试精细化水平我们严格按照中、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考试实施程序、考试偶发事件处理办法。制定了主考副主考操作规范、监考工作操作规范等九个关键岗位操作规范,确保考试各环节都能规范操作。实行责任清单、表格化管理,制作了考前工作进度表、考点考场检查验收表,监考工作记录表等11种责任清单和工作表格。使得考试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明确具体,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达到了考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3、抓宣传,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宣传工作是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政府、招生部门和考生及社会的桥梁。因此,我们围绕新高考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我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更具实效。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学校政务公开栏,并设立咨询电话,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招考政策,提供动态信息和权威的政策解读,释疑解惑;线下通过发放致考生一封信等宣传材料、面对面咨询等方式,为民众答疑解惑。这些举措为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4、抓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招生考试中心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解决“招生考试政策不清”“志愿填报难”等问题,利用委厅帮扶子洲这一机遇,连续几年开展陕西高校招生办主任进学校活动,解决一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受到家长及社会的好评。5、抓培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制度是保障,人员是关键。参加考试的工作人员的考前教育培训是做好考试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以考前培训教育为主要抓手,对接省考试院专家对涉考工作人员进行网上培训,落实不培训不上岗制度。同时,制作了考务培训手册,让考务流程更清晰,重要节点给予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予以放大,图文并茂,有助于监考员规范施考,取得很好的教育培训效果。通过细致扎实的考前培训,今年我县考试工作人员和监考员思想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几大考试中,没出现一例考务差错,受到省市巡视组的好评。取得效益(一)通过政府网站、教育网站、子洲县考试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展板公开信、张贴公告等多种方式对考试报名条件流程、考试实施程序、时间安排、突发处置、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微信公众平台具体情况:“子洲县招生考试中心”微信公众平台2024年共发布图文40篇,全年阅读量达4.9万人次,截至目前关注人数20206人,常读用户7253人,常读用户比例为36%,关注用户年龄36岁到45岁占比最高,占总人数的31.61%,关注多为学生家长。微信公众平台有效的将招考政策传达至需要的群体,达到了招考政策全面宣传、舆论正面引导的效果。(三)招生考试的方针政策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更是牵制整个教育系统的综合改革,通过对招生考试政策的宣传,有利于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还对教育系统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三、存在问题(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站位不够高,工作人员不能更好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二)业务能力还需提升,随着每年招生考试相关政策的改革更新,工作人员也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提升本领。(三)招生考试政策宣传力度还有加大的空间。(四)考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招生考试业务学习。通过组织讨论等多种形式,由上带下、老带新的方式带头学习,做到人人自觉学习,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领悟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招生考试队伍,推动工作更好开展。(二)加大考试工作人员培训力度。破除工作人员“本领恐慌”,保障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三)加强招生考试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多渠道宣传,做到更加及时,更加清晰,做到群众一看便懂,并安排工作人员耐心讲解,让政策了解无漏洞。(四)加强组织管理。提前计划安排,细化考务各环节工作,明确职责,努力实现平安考试目标。五、下一步计划:(一)做好各类考试业务工作做好各考试政策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做好2025年高考考生的资格复查、体检、建档工作;做好初中八、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资格审查、报名、建档工作;做好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资格审查和网上报名工作;做好高、中考考生网上志愿填报及信息确认工作;做好2025年成人考试报名工作;严格按照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考务实施细则要求,做好高考、学考、学考合格考、中考、中考体育考试、外语口语考试、信息技术机考、通用技术机考(成考、教考也有可能下放各县区)等组考工作,确保实现“平安考试”的目标;做好2026年高考资格审查和报名工作。(二)抓好标准化考点建设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维护考试设备正常运转,使我县两所学校达到国家标准化考点标准,以满足承担国家教育考试的需要。(三)抓好组考各项工作1.抓管理,提高考试精细化水平我们严格按照中、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制定详细的考试实施程序、考试偶发事件处理办法、关键岗位操作规范,确保考试各环节都能规范操作,达到了考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2.抓宣传,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宣传工作是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政府、招生部门和考生及社会的桥梁。2025年,我们围绕招生考试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政策,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动态信息和权威的政策解读,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3.抓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2025年,招生考试中心将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解决“招生考试政策不清”“志愿填报难”等问题,深入开展进学校、进社区服务考生、服务家长便民活动,解决一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求党员干部至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4.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5.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上级招生部门和县教体局交办的其它工作。我们严格遵循年度规划和月度部署要求,提前布局新一年度工作任务,着力实现谋划前瞻性、推进系统性、落实精准性。以平安考试、阳光招生为根本遵循,聚焦考试安全保障和考风考纪建设双重关键,通过构建考务人员、监考团队及考生群体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严格贯彻五个零质量目标,系统推进组考工作实现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智能化。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招生考试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各项既定任务高标准完成,推动招生考试事业实现新突破,为教育公平构筑坚实防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得了2022年度“招生考试”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获得了2022年度的单位评优。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