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国有红石梁林场(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管理国有林场及保护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区发展。业务范围:国有林资源管理,林木抚育栽培、护林防火,病虫害监测、技术推广,营林生产与开发规划,依法保护管理区内自然资源;开展调查、监测、科究、宣教。(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七里坝新区 | |
法定代表人 | 黎建宏 | |
开办资金 | 2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5万元 | 2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国有林资源管理。为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切实履行森林资源管理职责,严格落实林(山)长制,有效促进国有林资源保护,在县级山长及秦巴生态保护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落实林(山)长制,建立了以场长黎建宏为林(山)长的责任机制,加强对森林防火及“五乱”的巡查力度。自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林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将生态保护责任落实到站、到人、到山头地块,实现了33年无森林火灾,无林政案件的优异成绩,有效促进了我县国有林区生态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工作。1.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在年初制定了《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重点环节,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对国有林周边村镇签订互联联防责任书,对特殊人群登记造成,明确责任人和监管人员,压实森林防火责任。2.宣传推广使用“防火码”,在各主要入林道口设置二维码,所有人员须通过扫码方可进入林区。对重点林区、重点路口、重点时段采取积极反应措施,加强管理。3.加大防火检查力度,对进入林区的游客和群众进行火种收缴,在林区主要路口设立森林防火宣传牌和刷写宣传标语,制作森林防火宣传牌18个,更新防火宣传设施5个,刷写防火宣传标语180幅,出动宣传车6台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份,确保防火工作深入人心,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4.开展了2024年度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演练和专业扑火队技能考核,进一步强化了森林扑火队伍的扑火技能与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协作一体化、共同防灭火一体化的合作机制。5.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值班制度,香坝里景区实行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24小时值守,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三)林木抚育栽培。通过对林分进行透光抚育、生长抚育、卫生伐、定株抚育和割灌除草等,改善了林分生长条件,稳定目的树种,林分质量提高了,缩短郁闭成林时间;生长抚育调整林分密度,有效保护了森林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修复洪灾受损森林面积17000亩,清理受损林木12360株,补植云杉、栓皮栎容器苗12400株。(四)病虫害监测。完成国有林森林病虫害疫木除治共计19320亩、14340株,涉及红石梁、柴家坝、汉王山3个人工林营林区共计17个林班。该项目分别于4月和10月开始实施,按照《宁强县国有红石梁林场2024年森林病虫害除治实施方案》落实4名技术人员全程跟班作业,确保各作业区疫木除治到位,减缓森林病虫害传播蔓延速度。(五)技术推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汉中市2024年度农林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六)营林生产与开发规划。围绕生态资源保护、国有林管护、生态修复、林木抚育、森林防火、国家公园建设、乡村振兴和森林公园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国有林场改革,“十四五”期间,林场完善防火道路、管护步道、管护站办公用房、林区通讯服务及森林防火预警系统的建设,全面推进智慧林场的创建,安装完成了涉及50个点位的森林防火智能语音播报器,使国有林场建设现代化稳步发展;全面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累计实施人工造林3.4万亩,封山育林7.9万亩,森林抚育6.5万亩,森林植被修复0.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93.2%提高到97.8%。确保林业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生产力。(七)依法保护管理区内自然资源。依法保护和管理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安全,及时准确掌握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开展日常野外巡查,严格落实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各项监管措施,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制度,全面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和传播;实施不定期的野外专项巡护,做到巡护力量全覆盖,不留死角,严格落实出入保护区管理制度。(八)开展调查、监测、科究、宣教工作。开展植被调查、水资源专项调查、自然景观专项调查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本次调查结果报告专家已评审,正在进行专家评审意见修改之中。(九)相关社会服务。1.开展生态教育和科普宣传。先后开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抖音和微信公众号,并组织开展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等专题宣传活动,先后在县城及青木川镇主要路口、居民聚集区设立宣传牌20个、悬挂宣传横幅20副、印发宣传单、宣传手册10000份,手提袋500个,水杯500个,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同时组织开“大美秦岭、熊猫陕西”之“我爱我家”自然科普教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结合自然教育与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国家公园建设及自然教育理念。2.生态旅游服务:提供生态旅游路线和服务,引导游客走进保护区,了解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3.科学研究支持:合作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动植物调查工作,我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4.志愿者和参与者培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社会参与者关注和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守牢生态红线。制作森林防火宣传牌18个,更新防火宣传设施5个,刷写防火宣传标语180幅,出动宣传车6台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份,确保防火工作深入人心,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2.修复洪灾受损森林面积17000亩,清理受损林木12360株,补植造林12400株,补植树种为云杉、栓皮栎容器苗。师傅水毁林区防火道路5条,其中清理水沟堵塞13.2公里,清理泥石流塌方1900m³,修复涵洞26处,加固修复桥梁2座。3.开展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专题宣传活动。在县城及青木川镇主要路口、居民聚集区设立宣传牌15个、悬挂宣传横幅20副、印发宣传单、宣传手册2000份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4.落实上级关于消费扶贫政策要求,我场用工会经费其中的12400元用于在扶贫超市购买扶贫物质,截止目前,我场职工定向在帮扶村群众家中购买的土鸡、鸡蛋、香菇、木耳、蜂蜜等农副产品金额达1500余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2.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和运用还不够,创新意识有待加强。3.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还不够,公众对保护森林资源的认识和参与度还存在差距。(二)改进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升人员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工作监督和绩效评估。2.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领悟理论知识要义,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与日常业务工作的结合,做到“两结合、两促进、两不误”,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3.强化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度。开展生态教育活动,让生态教育活动能够进学校、进社区,提高公众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保洁意识。组织志愿者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开展红石梁林场和青木川自然保护区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调查、保护、宣传工作。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绿色本底,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场发展与生态宁强建设的紧密联系。3.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搞好生态资源保护和国有林管护工作。4.持续推进智慧林场建设、使国有林场建设现代化稳步发展。5.持续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项目建设的实施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