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推广能源技术,保护农业环境。业务范围: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常规能源节能技术及相关设备的推广;农村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的拟定;农业环境的监测、保护;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羌州路中段3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莫顺彩 | |
开办资金 | 47.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93万元 | 47.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义,狠抓农村能源及农业环保工作。1.加强沼气安全管理。一是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沼气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落实了镇办、业主安全管理责任;二是每季度对2个大型沼气、11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工程业主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并对全县户用沼气进行了摸排调查,全年开展沼气安全检查4次。通过以上举措,确保了全县沼气生产安全和广大沼气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2.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积极开展农技认真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按时完成了监测点的土壤、植物样本采集、制备和资料上报工作;3.畜牧、农村能源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信息收集填报工作。按时报送了相关资料。(二)围绕工作重心,靶向发力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1.努力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给各镇办印发了《关于下达2024年度农村厕所改造任务的通知》和相关技术资料,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厕所改造暨技术培训会议,对改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对改厕技术技术进行再培训,确保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有序推进。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贯彻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农村人居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及时印发了《持续推进春季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和《宁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宁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组织镇办大力开展以“八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每周实行暗访督查,并在全县周一调度会上排名通报,并对倒数后三名实行县上领导约谈制度,并长期坚持,深入开展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集中整治,实行县、镇(街道)、村(社区)责任包抓制度,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落实各级整治责任人,集中力量、限定时间、不留死角,全面清理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沟渠内、村庄周边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产生活垃圾。3.全方位、无死角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及时印发了《持续推进春季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宁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宁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组织镇办大力开展以“八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集中整治,实行县、镇(街道)、村(社区)责任包抓制度,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落实各级整治责任人,集中力量、限定时间、不留死角,全面清理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沟渠内、村庄周边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产生活垃圾,彻底解决了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4.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十百千”工作。抢抓市级“十百千”人居环境示范镇和县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良好机遇,以高寨子街道办示范镇和肖家坝村、汉水源村、二道河村、回民沟村等10个市级示范村及罗村坝村、江林村等13个县级示范村为重点,全县其余177个整治村全面铺开,进行了“十百千”示范镇村建设整治工作。5.积极开展健康村庄建设工作。指导镇办积极开展健康村庄创建工作,按时上报各项创建资料。申报省级健康村庄7个,市级健康村庄79个,县级健康村庄145个。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农村沼气安全运行。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沼气后续服务体系,为农村沼气长期持续有效利用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加强沼气安全知识宣传培训,不断巩固提高农户对沼气的安全管护和使用水平。三是开展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与镇办、工程业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2.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向好向美发展。通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以“八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全县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687吨,清理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2173.6吨,清理公路8812.6公里,清理河沟2684.7公里。整治乱堆乱放496处,整治污水乱流421公里,拆除乱搭乱建289处,张贴宣传标语554幅,清理广告牌81张。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条件。3.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进一步显著提高。全县改造农村卫生厕所3000座;我县现有卫生厕所累计72509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12%,农村居民入厕环境显著改善,厕所粪污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农村能源建设方面:一是农村户用沼气已建设使用多年,病池、废池较多,使用率较低,效益发挥不高。二是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维修资金短缺,服务难度巨大。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一是保洁人员作用发挥较差。村庄、道路、河道沟渠、绿化带没有形成常态化清洁整治机制,垃圾乱丢、乱倒现象较多,部分地段卫生较差。二是“八清一改”不到位。表现在:①一是垃圾清理不到位,②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理不到位,③河道、沟渠垃圾较多,清理不及时,④废弃房屋和断垣残壁清理不到位,户容户貌较差,⑤农民群众不良生活习惯改变不到位,许多农民群众乱丢、乱到垃圾、乱排污水、门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农村卫生环境整治成果难以保持。三是公共厕所管理弱化。部分镇办对集镇公厕重建轻管,有的厕所水电不通、还有的厕所粪便清理不及时、甚至无人清理,公厕无法使用。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不浓。个别镇办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发动的少,群众发动不充分,整治氛围不浓厚。(二)改进措施:1.农村能源工作方面:深入开展沼气技术培训和检查维修工作,健全沼气后续服务体系,提高沼气利用效益,确保农村沼气长期持续有效利用。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一是持续深入宣传,提高群众认识。通过电视、报纸、板报、网络、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干群齐抓共管、合力共治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协调整合县级部门相关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环境整治成效。三是健全长效机制,落实“三包”责任。督促指导镇村把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管理,逐家逐户落实“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责任、有奖惩,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确保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有人管、有人清,切实提升户容户貌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按时上报工作进度、信息和各项工作资料。2.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入厕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持续改善。3.加强沼气安全知识宣传培训,不断巩固提高农户对沼气的安全管护和使用水平,持续做好全县农村沼气后续管理工作。4.认真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按时完成监测点的土壤、植物样本采集、制备和资料上报工作。5.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信息收集填报工作,按时上报相关资料。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