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保障。业务范围:监督管理村级运转资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的监管;承办有关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的宣传、贯彻、执行及有关情况的调研、收集上报工作;指导镇(办)财政基础管理工作。 | |
住所 | 宁强县羌州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赵斌 | |
开办资金 | 7.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55万元 | 9.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扎实认真做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根据上级下达我县中省资金1459万元及我县配套资金250万元计划,对各镇(街道)申报的上年度一事一议项目计划进行认真审查、筛选和实地查看,经局党组扩大会研究,并报市级备案,下达年度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112个,安排资金1709万元。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资金已拨付。主要做法是:1.建立项目库。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村民议定、村级申报、镇级初审、县级审批、市级备案的程序,县农财办根据各镇(街道)汇总报送的项目,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动态项目库。对与涉农整合资金等其他资金重复的项目、上年存在项目验收不合格、没有报送上年度项目建设档案资料的、绩效考评较差、会计信息不实、申报资料不实、弄虚作假的项目等申报的项目不予进入项目库。2.项目及时下达。根据市级资金计划,县农财办及时从项目库中选取项目,优先选择群众急需、受益面大、村两委班子得力、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派人现场实地勘察项目,计算项目工程量,提出初步计划;最后经过审核筛选经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及时下达项目计划。3.严格项目建设。下达项目计划后,督促及时开工建设,要求严格按照下达项目计划实施,镇(街道)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履行职责,加强质量监控,提高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安全性。4.项目公示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镇(街道)和项目实施村(社区)要按照规定在政府网站、办公所在地、村民活动较集中的区域进行公开公示,公开公示期不少于10天。公开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财政奖补资金数额、建设项目资金构成、来源、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单位、项目建设成效等,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村民监督。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情况实行全程公开公示制度。5.严格项目验收并审计。项目完工后,我办根据镇(街道)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对完工的项目实地现场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出具验收报告,办理奖补资金拨付。对所有项目邀请第三方审计公司进行审计,项目验收合格后,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移交,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明细台账。6.加快预算执行,对中省市县资金,按序时进度加快预算执行,年底前全部执行完毕。7.加强项目资料管理。对项目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全部按照<宁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报送24项项目资料,镇(街道)要将项目资料装订整齐,做到一个项目一册资料,一式三份 (县、财政所、村),以便备查,不报送的不予办理拨付资金。(二)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示范村建设工作。先将代家坝镇街民村本年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报市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审批后实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新建更新污水管网327米、污水检查井8个,硬化村组路长319米、宽3.5米、厚0.18米,购置垃圾箱20个,维修雨水检查井口10个、雨水井篦子5个,新建污水汇入口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40个。该项目投资使用中央财政资金40万元。经验收核实,除完成计划建设内容外,我们通过组织群众投劳,自筹少量资金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其中:硬化村组道路超额完成100余平米,累计硬化村组道路1200余平米;太阳能路灯超额完成17盏,共购置太阳能路灯57盏。项目已竣工验收审计,资金已拨付。(三)切实加强对基层财政所的管理和指导。1.对财政所人员编制有空额的,继续向县委编办上报本年财政所招录公务员计划。经过审批,今年财政所招录公务员6名,二郎坝、铁锁关、广坪、舒家坝、安乐河、大安财政所各1名,已经到位上岗,将大力缓解财政所人员紧缺。2.为部分财政所继续聘任13名临时人员。财政所改革以来,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龄化严重,部分财政所工作开展困难,为了解决个别财政所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经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为财政所续聘13名临时人员,下达人员工资预算46.5万元。3.为适应新形势下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新变化、新要求,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基层财政干部法规意识、政策水平和专业素养,组织财政所干部参加全县财政综合业务知识培训班1期,为提高基层财政所工作效能,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4.为进一步加强对镇(街道)财政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落实财政局系统领导和股室包联财政所工作制度。每季度下基层督促检查不少于一次,及时了解掌握财政所情况,帮助解决基层财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推动财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努力提升我县财政发展的整体水平。今年财政局各领导、各股室已下基层督促检查4次。5.为解决相关财政所办公房屋年久失修以及服务大厅办公家具陈旧等问题,改善财政所办公环境,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下达财政所建设专项资金96.8万元及盘活资金4万元共计100.8万元,专项用于财政所房屋维修等改善财政所办公设施。(四)做好村级运转经费的监督管理 。全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预算按照2个街道办16个镇200个村1718个村民小组编制,全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4169万元,比上年预算4165万元增加4万元,增长0.09%,其中预算881名村干部补贴2805万元、计生专干报酬251万元、1739名组长工资348万元、村公用经费447万元、党建经费(党员8621人86.21万元、13个社区13万元)99万元、组公用经费52万元、群团经费24万元、1271人离任村干部补助143万元。截至目前,经组织部审核,已将村干部补贴通过一卡通”发放,并按要求保障各镇(街道)村级组织公用经费,督促镇办确保将补贴标准全面落实到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村容村貌面貌变化大。极大地完善了街民村集镇范围内的给排水、照明亮化等基础设施功能,改善集镇人居环境,一改往日杂乱不齐、设施陈旧的面貌,成为烈阳路沿线最具特色、最美丽的现代乡村集镇节点。2.受益群众反响巨大。群众反应到,多年来道路通畅、市政照明、雨天道路不积水、垃圾有序收集的愿望得以实现,是群众最为欢迎的民生公益项目典范。3.示范作用带动明显。将街民村以及集镇的市政功能和城镇面貌迅速补齐,将有力促进坝镇产业发展转型、县高新区新型材料园区的快速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提供了重要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4.办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解决相关财政所办公房屋年久失修以及服务大厅办公家具陈旧等问题,改善财政所办公环境,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下达财政所建设专项资金96.8万元及盘活资金4万元共计100.8万元,专项用于财政所房屋维修等改善财政所办公设施。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对部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进展不一的问题;二是镇(街道)财政管理工作不到位,支出进度不均衡;三是村级公益事业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改进措施:一是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将工作进展纳入年终考评,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实现。二是继续进一步加强财政所管理工作,科学合理配置干部,加强财政业务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动态监控机制,每月分析支出情况,及时调整预算分配,对进度滞后的镇(街道)进行约谈,推动加快支出。三是制定《村级公益事业管理办法》,明确群众参与的权利义务推行“公益事业公示制”,定期公开资金使用、项目进展设立“公益监督员”,由村民代表全程监督项目实施,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由群众提出最急需的公益项目推行“项目认领制”,鼓励村民小组、乡贤能人牵头实施,对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形成“干得好、支持多”的良性循环。对小型公益项目,优先组织本地群众投工投劳,按市场价支付报酬,推行“邻里互助公益”,鼓励群众以劳动力互换方式参与,对低收入群体,设立“公益就业岗”,实现公益与增收双赢。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1.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有序开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克服各种困难,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有序开展,切实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切实加强对基层财政所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加强财政所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充分发挥财政所应有职能作用,督促落实财政所设置必需的岗位,做到定事、定岗、定责,加强内控建设,调动财政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考核,确保财政工作的正常运转。3.积极探索拓宽财政支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和办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治理奠定基础。重新测算核定全省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履职能力。持续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加强农村改革成果集成利用,深入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