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特殊教育学校

定边县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31 10:34
单位名称 定边县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为县域内听力、智力、视力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康复训练。
住所 定边县东环路东(电大旧址)
法定代表人 龚慧
开办资金 12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6.99万元 1472.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并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一)党建工作引领新征程。我校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要求。一年来,在党建办的安排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围“第一议题”进行学习。(二)德育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校重视对班主任培训工作,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还组织了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通过各环节的比拼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家校合作方面开展一年2次上门家访活动,深入学生家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家庭基本情况。为提高学生生活技能,德育处继续组织好学生爱心超市购物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积分每月到超市兑换喜欢的物品。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生活能力。法治教育是提升公民综合素养的永恒课题,学校重视法治教育工作,通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讲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引导大家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法治、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三)教育教学突出特殊教育育人理念。我校严格按照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开展“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指导活动。推动青年教师共进学习,创新性研究,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我校注重学生个别化教育,开展了个别化训练示范课听评课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水平发展。注重学生实操能力培养。开学初,学校严格落实实践课程、活动课程的安排和开展,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推进“送教上门”教学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四)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我校认真履行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学校各部门为主线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岗位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值班纪律,领导带头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24小时内保人员值班巡逻制度。学校的安全检查和食堂食品卫生督查做到常态化。我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刻做到警钟长鸣。我们还继续更新了各类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各类灾害事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重视政治学习。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学习制度,明确学习要求,严格日常学习考评。(二)加强作风建设。要求领导干部要勤政廉政,以身作则,为广大教工做好表率,工作中要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度、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廉洁自律守则等。(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做好日常教育与培训,重视平时监督与检查,力求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四)采用正副班主任负责制,抓好德育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各班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内容,让学生将来能融入社会和自我服务。(五)丰富班级文化及校园生活,增强德育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继续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创建特色班级为抓手,进一步丰富班级文化内涵,突出一班一特色,为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特色打好基础。(六)做好学生资助,助力巩衔工作。认真做好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资助程序,不断优化制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开展。(七)开齐开足课程,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科目,开足课时。严格执行《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教师专业、专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教师课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包括课程类别、课时安排、课程表等,开足开齐各门课程,不随意增删学科教学课时数。(八)强化教学中心不动摇,狠抓质量提升不懈怠。转变教师教学思路,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严把课堂教学关。(九)以生为本,着力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加强特殊教育深度融合,“一生不落”做好适龄残疾儿少的摸底、评估和档案建设工作。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作品展,以活动丰富教师生活。促进内涵发展,努力探索适合残疾孩子的新的特色教育项目。(十)“控辍保学”和“送教上门”双管齐下,助力乡村振兴。做好“控辍”工作。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控辍”工作的责任部门。“控辍”工作由教务处统一领导,各班主任协调配合。二要落实工作目标,就是要确保学额巩固率100%。三要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班主任为“控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本班学生的控辍责任。四要多措并举,重点要做好学生防拐骗教育,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放纵学生,确保“控辍”成效。(十一)完善安全应急处置预案。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加强防范意识,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预案。(十二)树立服务意识,牢记服务职能,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后盾。继续完善校产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做好出入登记,提高使用率,降低损坏和浪费。三、取得的成果教师付瑞时获榆林市“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教师张艳丽在“定边县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中共定边县委、定边县人民政府分别授予教师付瑞时“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授予教师苗媛媛“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授予教师张艳霞“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教师张华宇的微课《我的身份信息》被推荐参加省部级评选;共有3项市级课题,1项县级课题结题。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师资提升,教学引领未来。一方面,学校存在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师短缺的情况,另一方面,我校多数教师非科班出身。2.学生康复场地及器材不足。培智学生多伴有肢体残疾,需要进行大量的运动康复训练,所以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操场、感统训练室,运动康复室等功能场所要求较高。相较而言,我校的这些设施就略显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康复训练的要求。(二)整改措施:1.引进专业教师。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接受更为专业且有质量地教育,还需引进专业的康复老师。同时,还需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研修学习。让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特殊教育教学理念并在交流探讨中提高教学质量。2.做好新校区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和康复环境。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购置科学适用的学具,活动器材等。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贯彻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指导。第一要强党建,促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第二要持续做好送教上门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第三要打造高质量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为服务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教学工作夯实基础。(一)以安全为保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我校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安全设施建设和检查工作,为师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二)以生为本,开展康教结合,探索融合教育。我们将继续开展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同时,用培智教育和康复训练结合的方法,尊重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需求,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始终坚持为学生未来着想、让生命绽放精彩。通过“班级化教育”和“分层个别化教育”将文化、康复、心理健康和生存生活生命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合格公民。(三)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建设和谐校园氛围。就我校目前现状,教师工作事务繁杂,学习压力不小。下一年度,学校将从细节着眼,关注每一位师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心理疏导、健康讲座和工会活动等丰富教师生活,缓解压力。同时通过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各项工作,营造和谐、互助育人环境。(四)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本着求真务实的教研态度,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不断落实青年教师共进小组学习目标任务,通过教研培训、经验交流等传帮带的方式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我校的中坚力量,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做出贡献。总之,本年度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全体师生及家长携手同行,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