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留凤关林场(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凤县留凤关林场(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5-03-31 10:14
单位名称 凤县留凤关林场(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培育、经营、管理国有森林资源
住所 凤县留凤关镇留凤关村
法定代表人 王瑞林
开办资金 398.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3.74万元 1014.29万元
网上名称 凤县留凤关林场(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重点任务完成情况1、全面完成凤县2023年中央财政森林修复补助资金项目二标段2500亩任务。2、全力推进2024年秦岭中段(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目前6个标段的合同签订工作全面完成,施工方正在组织工队有序进场。3、完成林草湿地监测调查工作,5月至8月,我场组织协调专业能力过硬的技术人员开展林草湿地监测调查工作,共完成森林样地5个,草原样地4个。4、配合县林业局完成29棵古树名木调查工作。(二)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情况(1)制定有害生物防控预案,有害生物防治计划、松材线虫病预防方案、美国白娥预防方案等相关指导性文件。(2)与管护站签订松材线虫病责任书6份、有害生物监测调查责任书6份。各站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对运进林区花卉苗木根据检疫证标注的产地进行对照检查,对来自疫区的林产品上报县森防办进行销毁处理。(3)2024年我场以苇子坪、三官殿、酒奠沟、麻峪河、高桥铺、长坪、庄房坝为重点调查区域,完成“虫病一针净”药物注射1000支,完成防治面积500余亩。(4)完成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充分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结合新版松材线虫病APP,对管护辖区内的松树生长情况现地拍摄监测照片进行上传。(5)7至8月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松材线虫病开展调查取样工作,将9份样本送市林业站进行检测,通过专业检测排除了林区松材线虫病疫情。(6)在柴关岭、连云寺大寺、庄房坝国有林区清理枯死松树550株,清理区域内悬挂警示提醒宣传牌4个。2、森林防灭火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副场长为副组长、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和所辖各管护站(保护站)签订责任书,划定管护区域,把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山头和地块,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实现“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指标”的管理模式。(2)广泛宣传,努力提高林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护林联防工作的基础。一是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等形式开展网络宣传,打好阵地战;二是张贴小标语、大型防火宣传喷绘等形式在主要道路、沟口、人群密集区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张贴小标语200余张、大型喷绘20幅,发放防火“十不准”500余张);三是结合利用宣传车辆集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不断扩大宣传面。三是突出对“痴、呆、聋、哑、傻”“五种人”(76人)及老年人、未成年人的重点管理,督促管护站点摸清各自辖区内“五种人”的监护人和监护措施,完善信息登记(入户宣传率达90%以上),扎实做好事前预防工作。(3)强化措施,确保林区秩序稳定一是在防火期内,场森林防火检查小组经常性的对辖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二是从源头抓起,重点解决“防人”的问题,“严”字当头,严格管控重点部位和火灾多发地段以及防火难度较大的时段,加大巡护密度,发挥联合管护站的前哨作用,把好山口要道,收缴入山人员的火种并做好信息登记工作,严格火源的管控,死看死守,禁止一切火源进入林区。三是对国有林区、林缘交错重点地带(坟头69座,包监人19人)开设防火带、清理林下可燃物,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四是进入防火期后,及时对扑火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确保一旦有事能拿得出、用得上、不误事。(4)加强管理,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对人员管理,防火期内,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要求所有管护人员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在防火戒严期(每年2月1日-4月30日)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外出,坚持经常巡山查林,排查火灾隐患。二是加强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建设,专人负责日常事务。场里由男同志组建成半专业扑火队伍1支11人,通过不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队员业务知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增强科学扑救能力和本领。(三)紫柏山保护区、森林公园管理工作完成情况1、完善制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一是明确了保护站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与各保护站签订了巡护监测责任书,保护站与各管辖巡护员签订了个人巡护监测责任书,责任层层落实;二是加强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各保护站对所承担的的保护巡护任务每月至少巡护10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红外相机进行布设,对监测数据及时整理上报存储。三是积极开展“五乱”巡查。目前为止保护区内未发现各类乱搭乱建房屋、乱采乱挖矿产(沙石)资源、违规取土、乱砍乱伐、随意排放污水(垃圾)、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建别墅等问题。2、依法依规对2024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项目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公开招标并组织实施。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量的40%,具体情况如下:(1)完成保护区水生野生动物专项调查。(2)完成水文水质监测,取得水质样本10组。(3)完成重点保护野生哺乳动物固定样线监测。(4)完成4块栖息地植被样地监测和3块野外样地调查。(5)购置折叠彩页1万份、宣传横幅20条、宣传手提袋2000个、宣传马甲100件。(6)完成编印《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影像集》和《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宣传册》前期资料收集和校样工作。3、完成卫片点位核查工作。一是根据2023年度生态环境部门下发的5个问题点位及2024年度生态环境部门下发的3个问题点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现地核查,上报核查结果,圆满完成问题点位核查任务。二是安排专人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完成设施农业用地核查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凤县留凤关林场先后取得了辖区内无破坏森林资源、无森林火灾、无秦岭“五乱”、无森林病虫害,无安全生产事故,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等成果。以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为契机,逐步实现无人机、自组网红外相机、电子围网、防火瞭望塔等科学技术在森林防火、有害生物普查、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初步构建了“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体系,辖区连续32年无森林火灾事故发生。今年温江寺保护站还第一次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在林区觅食的得影像,得到了省市县多家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班子配备不齐,整体力量薄弱。2、林场(包括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凤县紫柏山省级森林公园)管护区域大,管护人员少。辖区涉及原瓦房坝、温江寺、三岔、南星四个乡十二个行政村,点多、线长、面广管护难度大。3、在落实秦岭生态保护网格化管理巡查系统、全国生态护林员日常巡护APP的实践中,由于山大沟深路途远,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有巡查不到位的现象。改进措施1、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强化制度约束。激励干部职工敢担当、善作为。注重作风培养,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进取意识。2、加大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综合性干部职工队伍。3、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巡查力度。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森林管护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加大巡林、巡查管理力度,发挥护林员在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的作用。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五乱”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汇报,确保在我场网格区域内不发生破坏秦岭生态环境“五乱”行为及问题。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常态化监管相结合,实行严格管理,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各网格员及巡护人员更好地完成巡查、管护任务,确保林区秩序。(二)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子预测预报,强化日常监测,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我场实际情况,设立病虫害测报点,明确专人负责,认真调查分析并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对全场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加强检疫检查外来调入的苗木查验归属地,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重点做好防范有害生物入侵工作,促进森林检查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三)保护区建设从保护区自身建设实际出发,依托中央财政林业草原项目补助资金,在前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的保护、监测、巡护、宣教能力等建设,从而使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更加协调、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为凤县林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