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泾洋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

镇巴县泾洋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0:10
单位名称 镇巴县泾洋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新街土管局对面
法定代表人 杨娜
开办资金 711.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61万元 174.9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稳固根基。全年接种疫苗5257针次,其中一类疫苗2356针次,较去年下降16.5%,二类疫苗2901针次,较去年下降42.6%。新生入园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707人;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8091份,其中规范个人健康档案19664份,规范建档率为70%;档案使用维护28075份,新建档案1169份,开放档案2259人;管理老年人2901人,共体检2151人,体检率74.1%;辖区35岁及以上常驻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2562人(次),共管理慢性病2384人(高血压1655人,糖尿病729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1人,结核病患者8人,推介转诊疑似结核病患者45人;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13次,健康咨询活动21次,受教育群众13154人(次),健康教育影像播放48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8775余份;多形式对辖区居民、学校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全年开展传染病防控讲座8次、咨询活动13次,常规指导检查诊所、村卫生室102次;开展辖区2所小学和4所托幼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控督导4次;社区计生特殊家庭签约24户,开展慰问32人,开展城关、班城小学生体检共2681人。2.规范门诊医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中西医结合门诊,共接诊1252人(次),开展中医药治疗367人(次),群众满意率90%。门诊就医流程规范,全年门诊医保报销39701.63元。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体现,开展中医药指导治疗慢性病患者1201人(次)。3.开展“医防融合”服务提高慢病管理服务能力。按照中心印发的《2024年度“两病”医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11334”工作内容狠抓落实。为辖区“两病”患者提供智慧管理,免费发放智能血压计、血糖仪50人。3个家医团队按累计上门服务56人(次)。4.开展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提升失能老年人健康获得感。3个家医团队共入户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35人(次),上门开展健康服务30人(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保障了辖区群众身体健康;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得到了公共卫生免费体检与随访;有效缓解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公卫项目工作进展不平衡。(1)居民健康档案开放率不达标。(2)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较低。(3)部分一类疫苗接种率不达标。2.医疗质量亟需加强。(二)整改措施1.加强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公卫项目培训力度,确保全体职工知晓上级关于公卫项目考核的具体标准,以考核指标达标为导向开展日常工作。2.结合周学习严格开展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和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培训,并纳入每月绩效考核。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人才培养。计划派出5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参加院感、中医适宜技术、检验、超声、心电图知识等培训学习3-6个月,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同时也到其他县镇学习交流,取他山之石补己之短。2.狠抓组织实施。继续推行项目责任制管理,坚持周检查、月通报、季分析、年考核,促进各科室各项目工作稳步推进。3.规范工作运行。一是抓执业规范,按照卫健、医保、市场监管督管理、卫生监督等部门的业务要求,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继续加大对公卫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绩效考核到人。4.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完善多项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使到中心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都能获得方便快捷温暖的服务。特别是要依托医共体中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中医药服务项目。5.推进行风建设。紧紧围绕作风建设抓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亦医亦友”的和谐医患关系,真正发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健康守门人”的作用。6.开展特色服务。克服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困难,把二楼办公室改建为中医理疗门诊和慢性病治疗室。开展中医理疗、小儿推拿、慢性病辅助治疗等特色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证号61072843609474911C2201,有效期:2024年01月01日至2028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