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巴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镇巴县金融帮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巩固衔接工作提供服务保障。负责宣传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振兴调查研究,推动全县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各项工作,负责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负责雨露计划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工作,负责金融帮扶工作。 | |
住所 |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育才路59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应凤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巴县乡村振兴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45万元 | 40.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狠抓重点帮扶,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一是强化项目支撑。用足用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类倾斜支持政策,全力推动年度131个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实施。编制印发了《2024年度国家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对重点帮扶县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建设进程、19项国考指标进行调度监测,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快进度。开展了重点帮扶县建设19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自查评估,原定完成时限为2025年度的19项国考指标目前已全部达标,部分指标完成进展稳中有升持续向好。(二)狠抓乡村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年度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农房质量安全提升、数字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教育、医疗、养老助残托幼等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等10大类34个项目实施。(三)狠抓“雨露计划+”,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充分发挥“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专班协作联动机制,细化工作重点,常态化督帮推动工作落实。完成全县20个镇(街道)春秋两季共2858人2954人次443.1万元补助资金兑付到户工作,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在县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公告。(四)狠抓金融帮扶,助力产业发展升级。2024年,全县累计投放小额信贷2393户11512.078万元,投放户数和投放金额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16%、92.57%;新增小额信贷获贷率(即今年以来贷款户数占同期脱贫户监测户总数(去重)的比重)11.53%;贷款余额户数占脱贫户数比重(即存量户数覆盖率)29.86%;逾期18户72.38万元,逾期率0.25%,低于各级考核小额信贷逾期率不高于0.5%的标准。(五)狠抓社会帮扶,不断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定点帮扶。中、省、市、县163个定点帮扶单位完成对包联村制定年度帮扶工作计划,根据统计,2024年全县163个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317万余元,引进帮扶资金2445万余元。二是区域对口帮扶。镇巴县与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基地)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书,确定2024年在阎良区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300万元(其中航空基地200万元,阎良区财政100万元)的帮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镇巴巩固提升与有效衔接工作的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社会组织支持重点帮扶县。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女企业家协会资助我县部分7-19周岁的部分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共计200万元。南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我县20名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2万元。四是企业帮扶。完成“万企兴万村”支持重点帮扶县监测系统数据更新工作,参与支持重点帮扶县的企业61个,对接帮扶38个村,实施帮扶项目68个,投入帮扶资金1321.45万元。(六)扶贫及巩固衔接资产后续管理。一是组织督促各镇(街道)和县级业务部门及时进行资产确权移交登记,指导20个镇办建立镇级动态确权移交台账,并统计建立县级总台账。二是对2023年度形成的项目资产进行了系统录入并进行公示。2023年度共形成资产23625.6701万元,形成资产项目238个,其中:公益性资产122个16532.7851万元,经营性资产75个5477.215万元,到户资产41个1615.67万元。三是开展经营性帮扶资产季度风险监测的季度和年度录入工作,对资产运行情况,及收益、分红、联农带农、有无闲置流失等情况进行监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扎实推进了乡村建设、重点帮扶及示范创建、金融帮扶和社会帮扶等重点工作开展,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的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山区县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对山区县产业帮扶的影响较大,帮扶成本高、帮扶群众增收缓慢;二是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和孩子对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不高,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一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导群众发展“短、平、快”、对自然灾害有一定抵御能力的增收产业项目;二是持续强化乡村建设工作的政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认知,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四、2025年工作思路(一)强化服务保障,切实抓好巩固衔接。围绕全县和全局巩固衔接重点工作任务,做好服务保障,聚焦乡村建设、重点帮扶、社会帮扶、金融帮扶等中心工作任务,多措并举抓落实促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好基础。(二)强化补短强弱,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聚焦群众急盼、发展急需,谋划实施一批带动效果好的乡村建设、重点帮扶项目,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把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与镇村规划、民俗文化和群众生活习惯结合起来,一体推进村庄硬化、绿化、美化、文化、净化。持续用好各级倾斜支持政策,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短板。(三)强化帮扶合力,持续推进社会帮扶。抢抓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省发改委“两联一包”和省内区域对口帮扶机遇,持续加强与各级社会帮扶组织的沟通交流,为我县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持续优化社会帮扶力量,形成强大的社会帮扶合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