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黄龙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31 10:12
单位名称 黄龙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地质灾害提供监督管理。负责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
住所 黄龙县石堡镇中心街115号
法定代表人 高海生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15万元 66.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黄龙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提早谋划制方案。汛前,制定了《黄龙县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确定了重点防范期和防范区段,明确了2024年防灾目标和具体措施。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55份、《防灾避险明白卡》214份;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集中宣传12次,发放宣传资料3850份;各乡镇修订完善了“防、抢、撤”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55场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增强群众防灾意识,提升抢撤时效。(二)五级联动排隐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原则,把“五级联动”工作机制贯彻地灾防治全过程,按照“县委牵头抓总、党委联系支部、支部具体落实”,落实63个党小组100名党小组成员管控250户730人,实行网格化监管;落实监测员44人、巡查员8人,开展常态化监测巡查;县级领导包乡镇下沉一线督查检查,县级和乡镇累计开展排查巡查90余次,提前消除了各项地灾隐患,未有明显地质变形隐患风险。(三)平战结合提能力。依托陕西地矿集团技术力量,派驻平战技术队伍3人,对全县26处威胁居民隐患点和8处风险区地质稳定状况和威胁人员进行详细核实,为精准调度做好准备。对抢险队伍、监测员和巡查员开展了8次专业化培训,提升应急抢险和识灾避灾能力。(四)部门联动早预警。定期会同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需启动应急预案。入汛以来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次黄色预警3次橙色预警,5次建议撤离人员通知书,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累计撤离受威胁群众167户428人。(五)应急值守快响应。进入汛期后,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和预警信息“123”响应机制,8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期间,值班人员共叫应乡镇、部门176人次,监测员、巡查员416人次,13支应急抢险队伍做好应急准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55份、《防灾避险明白卡》214份;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集中宣传12次,发放宣传资料3850份;各乡镇修订完善了“防、抢、撤”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55场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增强群众防灾意识,提升抢撤时效。(二)联合县气象台及时发布预防通知,让乡镇政府、责任单位做到早知晓、要安排、早预防,避免灾害事故发生,年内共发布降雨防范预警4期。(三)积极组织开展防灾知识宣传,共组织宣传培训30场次,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55场次,提高了各乡镇地灾应急处置能力及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监测员44人、巡查员8人,开展常态化监测巡查;县级领导包乡镇下沉一线督查检查,县级和乡镇累计开展排查巡查90余次,提前消除了各项地灾隐患,未有明显地质变形隐患风险。三、存在问题。(一)黄龙县地质结构复杂,残垣断面分布广泛,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全覆盖的隐患排查还没有到位,需要进一步开展工作。(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县级配套资金到位不足,无应急救援车辆,应急处置不能及时到位,给工作开展带来了阻力。四、整改措施。(一)加大监测排查工作力度,汛期对5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全覆盖。(二)积极争取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县级配套资金,争取应急救援车辆。五、2025年工作计划。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尽快完成对我县界头庙镇红罗圈村北商州组和石堡镇西社区东沟西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持续开展地质灾害宣传与应急演练,提高我县群众识灾、避灾能力。待财政局拨付资金后,立即组织开展黄龙县小寺庙庄煤矿超层越界井下实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