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疾控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中心每季度组织专业人员对慢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线下线上联合督导,针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时整改,并开展规范性培训(全年督导4次,培训4次,共计380余人次)。根据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培训方案,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培训15余次。二是为提升我县预防接种人员业务水平,推进我县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中心每季度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各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保证免疫规划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全年共启动冷链系统运转12次;免疫规划类疫苗接种26985剂次,接种率99.1%;非免疫规划类疫苗接种17098剂次,按照要求完成各项疫苗查漏补种任务。三是为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中心不断加强对各医疗单位管理人员及村医业务培训,定期开展业务指导,落实档案存放标准,指导各基层单位做好档案查漏补缺及质控工作。指导全县完成了健康档案的整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年累计建档206586人,家庭签约服务累计签约55213户。四是圆满完成了包括居民健康素养、病媒生物、食源性疾病、生活饮用水、死亡、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等各项监测工作任务。五是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美篇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发送各类健康科普知识530余条,与移动公司协作发放健康知识短信7万余条,组织各医疗单位利用下乡、逢集、进校园等方式,通过悬挂横幅1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小课堂共计1351期,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群众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六是2024年,通过重新界定疾病监测、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与促进、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核心职能,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先后选派4名业务骨干到上级疾控机构或先进地区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七是建立健全防控机构,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确保在关键时刻物资充足、调配及时。八是加大对中心实验室的投入,更新和添置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优化检验方法,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使中心在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健康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一是2024年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96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报告0例,乙类传染病报告493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03例;结合实际提出“病种专防”防控策略,共处置疫情367起,报告并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二是随着慢性病患者的逐年增加,中心邀请相关专家指导,经过反复探讨、调研、分析,制定了更为完善更加切合我县实际的慢性病防治规划或方案。全县高血压累计建档27682人,规范管理率78.72%;糖尿病累计建档4850人,规范管理率76.08%;严重精神障碍累计建档1761人,在册1505人,规范管理率91.69%,规律服药率75.42%,;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到94.1%,规律服药率76.11%。三是安排资金94万元为1641名大骨节病患者免费发放药物及重复理疗费用;安排12万对11个大骨节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安排7.5万元为30名克山病患者在辖区定点医院进行免费门诊药物治疗。三、存在问题一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严重精神障碍工作机制不完善、存在对基层指导不到位,督促不及时和培训开展次数较少等问题。三是布病、疟疾、职业病、计划免疫等项目无工作经费或经费短缺,工作实施难度较大。四、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引进人才,加强疾控队伍的建设。2、进一步完善精神障碍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队伍人员业务的培训力度,加大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督导。3、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争取布病、疟疾、职业病、计划免疫等项目专项经费,顺利开展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与人社等有关部门联系,争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继续加强对中心现有人员的管理,坚持请进来送出去原则,提升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强化业务指导与培训。加强对基层业务的针对性、规范化指导,及时开展“回头看”,让指导中反馈的问题整改落到实处,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全面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高度关注国内新发传染病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技术培训,确保出现疫情第一时间有序有效有力应对,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四是为有效防控慢性病,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心将从4个阶段开展工作,第一阶段(1-3月)完成慢性病监测系统的优化和更新,制定高危人群筛查方案。同时,定期对各医疗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提升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第二阶段(4-6月)全面筛查高危人群,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分类干预。第三阶段(7-9月)加强慢性病患者管理的质量控制。并持续推进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多渠道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第四阶段(10-12月)对全年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效果评估。五是多措并举,筑牢严重精神障碍工作基础。中心积极采取行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深入讨论,全面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制定工作方案,优化管理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六是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通过线上线下健康讲座、宣传手册发放和科普视频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网络。培养健康素养教育专业人才队伍,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七是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在疾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