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黄龙县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31 10:09
单位名称 黄龙县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检验检测生产、流通、餐饮环节食品质量安全;食品抽样及送检;餐饮经营场所卫生检测及高风险品种的检验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验。
住所 黄龙县兴龙北路市场监管局二楼
法定代表人 贾文虎
开办资金 1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06万元 46.51万元
网上名称 黄龙县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由孙晓芹变更为贾文虎、单位住所由黄龙县政法街变更为黄龙县兴龙北路市场监管局二楼,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监督抽检工作。一是委托陕西秦源科创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康派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对每次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并将抽检结果及时在县政务网公示。二是2024年计划抽检136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74批次,食品小作坊26批次,经营环节36批次。今年实际完成抽检任务153批次,完成率为100%。不合格样品5批次,合格率为96.73%。其中餐饮环节35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88.57%。流通环节107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9.07%。生产环节11批次,合格率100%。抽检涉及品种包括:淀粉及淀粉制品、粮食加工品、糕点、肉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酒类、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乳制品、调味品等11大类。今年监督抽检的范围:黄龙县辖区内学校/托幼食堂、农贸市场、小食杂店、超市、小型餐馆等。三是配合省级开展监督抽检62批次,配合市级开展监督抽检85批次。(二)快速检测工作。一是对接待单位龙府、锦绣黄龙采购的蔬菜、水果、肉制品等餐饮原料与食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审查,重点把关,排除隐患。对白菜、西红柿、豆芽、牛肉、豆腐等分别进行了农药残留、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吊白块等项目检测。此次活动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载设备及快速检测试剂盒共检测食品原料7批次,快检合格率达到100%。二是“3.15”消费权益日,我站举行了“你点我检”护航舌尖安全食品免费快速检测活动。我站工作人员悬挂宣传横幅,出动食品快检车一辆、人员7名、发放宣传资料,详细为群众讲解了日常生活中辨别问题食品的办法、为群众破除食品谣言、讲解食品快速检测的基本常识。此次活动免费为市民快检食品7批次,发放宣传册200余份。(三)日常监管工作。继续加强职工灶日常监管。我站现监管职工灶12家,对监管范围、人员进行划分,卡岗到人,加强监管力度并做好档案记录。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责令整改,保证了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辖区内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抽检工作。2024年计划抽检136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74批次,食品小作坊26批次,经营环节36批次。完成率为100%。不合格样品5批次,合格率为96.73%。(二)快速检测工作。本年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共涉及食用农产品禽畜肉及副产品、水产品、鲜蛋、蔬菜类、水果类五个亚级48个品种。做到了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项目的全覆盖。(三)职工灶日常监管。本年度我单位共开展职工灶监督检查36家次,做到立查立改,保证了辖区内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检测站配备了实验室,但在检测手段方面,缺乏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现有的设备仅局限于检测常规理化指标;在人员方面,专业检测人员少,多数人员非专业出身。在抽验方面,缺少靶向性。四、改进措施。(一)加强人才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充分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促使其提高检验水平,整理现有的食品检验方法标准,探索新的食品检验方法标准,提高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二)加强管理。一是创出一套新的管理模式,把对工作责任性强,技术含量高、业务精通、业绩突出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引导检测站向优、强、精、专方向发展;二是采取奖优罚劣的措施,调动各方面都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发挥检测站的技术堡垒作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按时完成县局下达的抽检和快检任务,对检验结果进行汇总、上报。二是提高监督抽检工作的针对性。针对问题发现率较高食品及日常投诉举报较多的食品为重点抽检品种,提高抽检频次,增加抽检数量,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提高基本数据。三是加强专业技术和检测人员培训,积极争取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完成好各项检测任务,确保我县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四是完善检验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建立检验信息反馈制度,及时监控和记录检验全过程,完善检验信息发布机制,真正提高检验机构的社会公信力。五是加大宣传培训教育力度,形成人人参与社会共治新格局。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增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自我防范能力,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