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博物馆

凤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5-03-31 10:06
单位名称 凤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负责馆藏文物的保护、展示、研究、阐释工作;负责临时性陈列展览、交流外展的创意执行,文博衍生产品、文创产品的研发;开展文物藏品征集和社会教育活动;凤县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整理。
住所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镇凤州村
法定代表人 赵宝宏
开办资金 85.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文化和旅游局(凤县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59万元 34.7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聚焦挖掘阐释,提升传播水平2024年度宝鸡党史研究专项课题并获评良好等次。联合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央视频、微信视频号、微博文博等11家新媒体,发起“5.18”国际博物日走进凤县博物馆线上直播活动。运用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发挥“凤县博物馆”宣传矩阵作用,拍摄并发布“小邵讲文物”短视频20期,在学习强国宝鸡平台、掌上宝鸡、凤县融媒等省、市、县各级媒体宣传80余次,网络点击量突破400万次。(二)聚焦有效利用,提升服务水平坚持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六进”活动有机结合,把文博场馆变为“学习课堂”,把文物展品变为“学习教材”,在“春节”、“五一”、“5.18”国际博物日、文化遗产日、端午节、七夕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开展文物印章打卡、线描文物、诵读经典、手工拓印、趣味投壶等社会教育活动30场次,吸引2千余名青少年和游客参与,我馆开展社会教育的经验做法,先后四次被省文物局官方网站报道。坚持开门办展,举办“流金岁月时光记忆”凤县民间老物件精品展,受到广大游客和观众的欢迎。围绕数字博物馆建设,加强与中国移动、超星文博合作,建成凤县博物馆智慧门户平台,入驻移动探博、文旅绿码小程序,初步实现线上导览、文物讲解。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聚焦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一是全力协助“四普”。选派一名文博专业年轻干部,参加宝鸡市普查队;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征集上报梨树坪岩刻、船舶档案馆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信息3条;积极配合开展实地调查,做好市级专家组服务保障等工作。二是配合考古挖掘。选派一名年轻干部,参与梁鹿坪考古挖掘工地安全保障;积极协调征地补偿及现场用电、用工,主动服务考古项目。三是服务受灾群众。全力做好7.16受灾群众凤凰酒店安置点130人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为28名受灾群众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四是助力研学旅行。主动对接陕西春秋旅行社、华商报社等研学机构,上门拜访宝鸡文理学院、宝鸡南山中学等10余所学校,招引西安高新唐南中学、西安航天中学、宝鸡南山中学千余名中小学生走进文博场馆开展研学活动。(二)聚焦保护第一,筑牢安全防线牢固树立文物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提升文物安全基础管理和防护设施建设水平,先后投入资金4.3万元提升安全防护设施,其中安防系统视频存储升级2.2万,电缆沟隐患整改2.1万元。制定及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3项,组织安全演练4次、安全培训6场次,累计培训人员72人次。在重要节日、重大节庆活动、汛期等特殊时段,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守好文物安全底线。(三)聚焦项目支撑,积蓄发展动能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工作抓手,不断增强项目谋划的科学性、精准性、可行性,切实打好项目谋划主动仗,围绕馆藏文物保护,谋划预防性保护项目上报宝鸡市文物局,拟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10万元;围绕文物展示利用,谋划MR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努力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2024年,全馆上下充分发挥博物馆保存历史记忆、传承人类文明、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中国精神、彰显文化自信的窗口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存在以下问题:2、在理论学习上还需再深入,对文化思想理解不深不透,没有自觉地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工作;二是在工作理念上有待持续创新,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提升完善;三是在工作落实上不够有力,工作质量和工作标准需要持续提升。(二)改进措施1、增加多样化的展品,结合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多领域,定期更新特展,避免展览长期一成不变。2、按照主题、年代等逻辑合理规划展区,设置清晰的参观路线和引导标识,方便观众参观。(三)下一步计划1、2025年,凤县博物馆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挖掘、阐释文物多重价值,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谱写凤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2、深入开展文物交流合作。加强与省文物交流中心及国内知名博物馆的合作,扩大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深度和广度,打造文物展览品牌,提升凤县文物影响力。3、推进文物有效合理利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文博研学旅游,完善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开发研学项目,丰富研学课程,培育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博物馆研学品牌。4、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具有馆藏文物特色、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完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体系,强化文化创意品牌建设和保护,提升文创产品开发水平。5、加强“流动博物馆”建设。实施博物馆“六进”活动,充分利用大数据、VR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6、推进文物人才队伍建设。以文物考古、科技保护、传播利用、专业技能、综合管理“五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优化人才结构,培养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博物馆人才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凤县博物馆研学课程荣获全市首届研学课程设计大赛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