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中心小学(黄龙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黄龙县中心小学(黄龙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53
单位名称 黄龙县中心小学(黄龙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黄龙县石堡镇城西
法定代表人 陈苗
开办资金 597.7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00.21万元 3373.6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队伍赋能:专业成长,筑牢教育根基1.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青蓝工程组建师徒20对,依托“发展共同体”,根据结对帮扶学校需求,共计派出语、数、英学科9人次,前往范小、界小、瓦小、圪小开展送教帮扶工作。三所小学共计派来8名青年教师跟岗学习。通过校本研修、校际研讨交流等举措,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团队建设,凝聚教师发展合力通过教研组活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主题研讨、教师大讲堂为依托,让教师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实现专家引领、学思结合、研行并重,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年来累计外出培训35次,共计参与教师110人次;校本培训17次,共计参与教师1217人次。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践行新教材,研讨能力不断提升。3.课程改革,构建发展共同体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核心目标,开展教学常规管理、科研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按照县教体局关于推进“名校+”“名师+”工程的有关工作安排,与范小、界小、瓦小组建“名校+”联合体队伍,本学期在县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中,我校骨干教师指导基层学校三组教师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4.常规管理,夯实教学基础修订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坚持每月一次全面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采取“三查、两看、一分析”的管理措施,及时反馈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一年来,累计检查教师教案230人次,成长手册225人次,学生作业3650人次。5.关注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抓实课堂教学,确保实效性。组织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教师听课节数均达到每学期20节。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市骨干精品课、中年教师公开课、校级交流研讨课、“青蓝”工程研讨课及新进教师过关课。春季学期参加教学大赛75人、秋季参加教师展示交流活动89人。推荐到县级参加“优质课”评选9人,其中推荐到市上参加教学能手评选4人次;参与教研室课堂观察示范课9人;参加课堂创新大赛1人并推荐到省级参赛;教学基本功大赛8人参加均获奖;陕西省实验说课活动1人,获市级二等奖;4人获得省级教学新秀称号;9人参加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8人获奖;教师整体课堂教学水平、驾驭课堂能力稳步提升。(二)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培育时代英才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是结合清明节、劳动节、樱桃节、雷锋月等节日,进行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习惯养成、“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在主题活动基础上,落实好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据年龄特征开发活动课程,一年来共组织综合实践活动57次,分为传统节日、红色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安防、消防、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等主题。(三)安全护航:守护师生,构建平安校园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方式,确保校园安全稳定。邀请消防员、交警等专业人士到校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形式,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每周对校园设施设备、消防器材、食品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一年来做到安全零事故。取得的主要成就五育主题促多彩课程落实。今年秋季我校对学校全面工作按照五个主题区域进行了课程规划与开发实施,分别是:科技与梦想、阅读与成长、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创造、劳动与生活。1.科技与梦想:开发了科技创新课程:电脑绘画、趣味编程、科学实验、创客机器人,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本学期延安市创客大赛中,我校学生十组20人、教师2人均获得奖项,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教师层面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通过与三岔乡中心小学、瓦子街镇希望小学、白马滩镇中心小学、圪台中心小学开展网络结对帮扶,本学期上互动课35节,助力解决基层学校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艺术与创造:开发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本学期开发了一二年级非洲鼓、三四年级葫芦丝、五六年级口风琴音乐课程。学生全员参与,在双创展示中精彩亮相;开设古筝、合唱、戏曲、舞蹈、国画、重彩油画棒、扎染等艺术社团课程,定期举办主题文化节、艺术节、书画大赛、书画展。通过课程和活动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让艺术助力创新思维形成。3.运动与健康:立足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四十分钟活动,新开发了韵律操一套,形成了链条式跑圈热身、韵律操提质、广播体操放松的大课间课程;开设了足球、篮球、滑轮、乒乓球、象棋等体育社团和六个年级课程:一年级唐诗新唱、二年级足球操、三年级啦啦操、四年级花样跳绳、五年级黄龙猎鼓、六年级功夫扇,达到人人参与,全员运动;本学期响应教育部课间十分钟落实倡导,进行了前院硬化区域的地面游戏区设置,共开发沙包投准、飞行棋、萝卜蹲、花样跑、彩虹赛道等12种游戏项目,让课间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课间走出教室,享受阳光与游戏、运动与健康的乐趣。4.阅读与成长:持续实施“诵读经典”计划,开展了“半小时晨读”读书活动,精心打造图书室、阅览室,开辟了综合楼开放式书吧两处、思源亭阅读区一处,为学生创造了随处可阅读,处处见书本的书香环境。5.劳动与生活:开设劳动、劳技、综合实践课程,开辟劳动实践基地。本学期开学第一课五六年级从劳动基地除草、果实采摘、美食分享入手,被延安新闻采用播出。学校结合班级量化考核奖励,开发了萌宠养殖区域,让“劳动最光荣”这一思想真正落实在学校考核中,深受学生追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不同年级的劳动清单。同时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相结合,在学科课程中融入劳动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劳动的意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三、存在问题1.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还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文化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2.阅读教学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内容还需进一步创新和丰富。3.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持续加强等。四、整改措施1.重新梳理办学理念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推动学校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广泛听取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时代趋势,以及注重实践探索和持续改进,我们可以重塑出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2.整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需要深度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挖掘文章中的隐性文化内容。3.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年度,我们将从“落实一个重点,完善三项机制,夯实一个责任,拓展一个渠道”四个方面,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研活动任务清单、校级骨干教师认定考核、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机制;夯实课后服务督查责任;建好家长学校。形成我们学校特色管理体制,发展我们的学生,成就我们的教师,服务我们的家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