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践行服务市场主体,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拟订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全县营商环境建设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受理县域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投诉、举报,查处破坏营商环境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 | |
住所 | 旬邑县中山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伟琛 | |
开办资金 | 8.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7万元 | 5.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县政府办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召开全县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推进会。印发《旬邑县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旬邑县“服务民营企业恳谈会”实施方案》《助企纾困20条措施》和《旬邑县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工作机制》,切实画好“路线图”,打好“组合拳”。二是用好考核指挥棒,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以考促改、以考促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正能量,加强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监督作用,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监督效能,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三是紧盯中省市各级政策动向,组织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介传播优势开展政策宣传,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二)审批服务规范高效。一是编制《工程项目审批手册》和《项目审批“一件事”办事指南》,制定《“证照联办”程序规定》,努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深走实。二是先后四批次从县发改等17个部门划转行政审批事项239项,其中独立审批事项213项、联合审批事项26项、第三方技术支持事项29项,重点推行“综合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行政许可事项市县同步率达到93.5%。三是积极推行“前台统一受理、材料网上流转、后台分类审批”的“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应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共受理审批事项32件。四是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作机制和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编制行政审批“一件事”办事指南,开展审批服务“四减一加”行动,实现一大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五是在企业开办和注销过程中,实行“审核合一”登记便利化。推行行政审批简易事项“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绿色审批制度。六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平均压减办理时限76.45%,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32%,即办事项占比58.41%,网上可办事项占比97.08%,全程网办事项79.39%。七是梳理公布“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分级审批”三张清单。率先在全市推出“无感续证”新模式。(三)政务服务便民利企。一是常态化开展县级领导“双包一解”大走访“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活动,27名县级领导累计走访“五上”企业92户(次),共计解决企业诉求30件。二是进企开展“两送一办”、审批服务“五进”、“人社工作进园区”等宣传活动。三是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介传播优势开展政策宣传,全年发送政策宣传短信1.2万条、征纳互动精准推送信息4.7万条,抖音直播课堂287期,累计时长500余小时,在各类媒体刊登宣传信息共计118篇。四是加深“陕企通”平台应用。协调联系多部门共同参与“陕企通”平台建设,对注册情况进行周调度,月总结,多渠道宣传推广。五是主动对接上级业务部门争取扶持资金。截止目前,为3家企业争取2023年省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和2023年市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补助资金共计240万元。六是印发《关于建立旬邑县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的通知》,从全县金融机构中选聘27名金融顾问,与94家企业实现了对接服务。七是印发《旬邑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选派15名省级“三区”科技人才、3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工作。引进“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支,新增科技服务机构5家,土专家入库省级人才平台80人。推荐上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4项,拟补助资金150万元。八是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持续跟踪宣传辅导,确保优惠政策落实落稳。1—9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共计2943.97万元,惠及户数6273户。(四)法治环境公平公正。一是在原有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的基础上,建立目录动态调整更新机制,及时、准确、完整归集信用信息,健全完善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库,提高数据质量。二是严格贯彻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积极推行“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新型网络化监管模式,实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三是对全县32个部门3000余项权责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严格以法律法规规章、“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调整文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进行调整,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权责清单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四是将77项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直接面向群众且高频易发的县级部门行政执法事项依法下放至镇办。五是进一步压实清欠责任,完善保障措施,落实资金来源,努力做到应清尽清。督促有关单位偿还企业欠款1481.82万元。(五)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聚焦落实省市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行动计划和工作布局,制定《旬邑县贯彻落实〈陕西省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积极鼓励和推动部门探索创新、及时发掘和预判实际工作中切口小、基础好的创新性工作。共收集“小切口”改革案例7个,报送市级2个,入选1个。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024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223户,划转行政审批事项239项,市县同步率93.5%,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16%,网上可办事项占比88.85%,“好差评”好评率100%,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和政务服务事项46.6万件,其中行政许可类7064件、公共服务类45.89万件,全县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旬易办”极简审批品牌和“四极”审批模式等做法被中宏网、市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网站刊发宣传,“四极”和审批“四个创新”服务新模式分别被市委深改办改革动态和市职转办工作简报刊发;旬邑推行“无感续证”审批服务被陕西日报等媒体刊发;建立“四个三”机制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案例名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亮点做法。三、存在问题(一)是服务水平仍需提升。组织外出学习交流借鉴的次数较少,与优秀县区的交流合作较少,面对行政审批服务领域改革任务,存在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方法路径不够丰富等问题。推进提升服务水平渠道较局限,在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打造高效率的政务服务环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二)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当前,我县企业产业层次不高,缺少“专、精、特、新”产品,在技术、设备、人才、管理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多数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核心技术引进和应用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三)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困难。受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订单不足,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方面成本增加,加上销售货款回笼难等问题,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制市场的能力差,经营风险较大。四、整改措施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十政务服务”完善政务服务网功能和应用场景,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掌上办理、自助办理等多元化服务方式。同时,加强窗口服务建设提升窗口服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二是增强对企业关切和服务。定期入企走访调研,深入企业倾听企业诉求,讲解惠企利民政策措施;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健全“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政企恳谈会”“银企对接会”等机制,增强主动靠前服务意识,加快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加大政策措施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亮点做法、典型案例宣传解读。通过短信、微信、抖音、服务大厅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惠企利民服务举措,持续扩大市场主体知晓范围。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入企送政策送措施,营造良好氛围。五、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持续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对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梳理细化、统筹推进,督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机制,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通过上门服务、在线交流、线下座谈等有特色的活动,推动问题解决,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进一步深化部门联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努力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办事重复手续,减少企业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办事的次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对企业问题和诉求及时回应;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坚决克服等靠思想、懈怠心态,坚持结果导向、目标导向,不断提升惠企政策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形成政企共同发展的良好合作局面。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数字化政府,推进高频事项“跨区域办理”,完善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落实“容缺受理+承诺制”,深入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方式,深化“标准地+承诺制”“亩均论英雄”“交地及交证”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办理,让企业群众办事“简而再简”、“简而更简”,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借鉴先进,结合实际,加强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探索,争取推出更多的改革举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