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三川口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医疗与护理,治疗防疫,妇幼保健,卫生防疫。 | |
住所 | 子洲县三川口阳湾村 | |
法定代表人 | 段瑞 | |
开办资金 | 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71万元 | 50.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三川口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卫健局和中医院医共体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整体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情况:成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认真落实医改任务。(1)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检查完成情况:累计立居民健康档案8783余份。(2)慢性病完成情况:管理高血压病人1088人,糖尿病病人232人,管理精神障碍患者128人,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村卫生室人员定期开展随访,询问病情,并对用药、饮食等进行健康指导。(3)老年人健康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1401人,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并向老年人提供自我保健、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4)预防接种:为辖区适龄儿童接接种疫苗510人。(5)传染病防治。保障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登记、报告辖区内传染病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100%以上,全乡法定传染病的感染性腹泻为主,与去年相比发病率有所下降。结核病管理11人。(6)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行动,倡导、教育全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办好健康宣传栏目,广泛开展各种主题的宣传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0000余份,健康教育印资料内容有: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免疫规划知识、地方病防治知识等。(7)卫生健康监督协管:对管辖区内食品安全、学校卫生安全、饮用水安全、非法行医等工作为出发点,以辖区学校卫生安全为重点,对学校开展食品卫生知识、传染病防治。到各村巡查非法行医。开展协管巡查24次,覆盖率百分之百。(8)孕产妇健康管理: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达到100%;孕产妇26人,产检26人,系统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的问题进行指导。儿童系统管理人,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9)儿童健康管理: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145人,建册率年达到100%;人数27人,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率年达到100%;体弱儿管理率达到100%;按规定做好儿童保健信息收集上报,保健手册和信息数据填写、上报及时率、准确率达到100%以上。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二、医疗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我们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文件书写,门诊日志要求项目齐全,处方书写规范,用药合理安全,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护理记录详实,实行科审批制,严格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共接收门诊患者6131人次。开放病床15张,住院371人。全年没有发生医务差错与纠纷。三、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枢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如下:社会效益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提升:让农村居民能就近获得疾病诊治、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减少了奔波成本和时间,尤其方便了老人、儿童等行动不便群体,如偏远山区居民能在乡镇卫生院及时处理常见伤病。公共卫生服务强化:承担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项目,促进了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和疾病防控。如在预防儿童疫苗针对性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发病率。健康促进与教育: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活动等,提高了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如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医疗人才培养:为医学生和基层医疗人员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其业务能力,为农村医疗队伍培养人才,充实了基层医疗力量。经济效益医疗费用控制:收费相对较低,提供了性价比高的医疗服务,减轻了农村居民医疗负担,使居民在本地就能以较少费用获得治疗,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在农村地区的销售和应用,促进了农村医疗消费市场发展,也为农村经济增添了活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保障:保障了农村劳动力健康,使其能更好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间接推动了农村经济增长。节约医保资金: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减少了医保基金支出,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医保资金能覆盖更多人群和服务。四、存在的问题如下:乡镇卫生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一)资源配置方面(1)医疗设备陈旧短缺:受资金限制,许多乡镇卫生院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像一些基础的检查设备如CT、磁共振等缺乏,难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2)医疗用房条件差:部分卫生院医疗用房老旧,面积不足,布局不合理,无法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二)人才队伍方面(1)人员数量不足:由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因素,乡镇卫生院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存在医护人员数量少的问题,导致工作负荷重,影响服务质量。(2)专业素质不高:现有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低,专业培训机会少,知识和技术更新慢,难以开展复杂的医疗服务。(三)服务能力方面(1)医疗技术水平有限:能开展的诊疗项目少,对于一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常需转诊,增加了患者就医成本和风险。(2)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不到位:虽然承担多项公共卫生任务,但存在工作不规范、质量不高的情况,如慢性病管理随访不及时、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等。(四)管理运营方面(1)管理水平落后:管理理念和方法陈旧,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在医疗质量、药品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2)运营资金紧张: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收费低,自身盈利能力弱,导致资金短缺,影响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五)信息化建设方面(1)信息化程度低:信息系统不完善,电子病历、远程医疗、信息共享等功能缺失或不健全,无法满足现代医疗服务和管理需求。(2)信息利用效率差:即使有部分信息系统,也存在数据录入不及时、不准确,信息分析和利用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能为决策和服务提供有效支持。五、整改措施:明确各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年初制定年度公卫工作计划,利用村医工作例会及季度考核督促,指导,分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中医药相关知识,提高公卫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严肃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公共卫生项各项制度;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将各项工作进一步向村卫生室下放;规范健康教育宣传,对宣传资料的发放、讲座、咨询服务,进行严格登记;针对慢性病患者管理,每次随访都要进行严格考核,电话询问,绝不能出现空项、漏项、逻辑混乱;老年人健康管理更要做好个体评估,督促加强锻炼,改变生活习惯;加强孕产妇及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六、2025年计划:为进一步提升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2025年工作计划,旨在全方位优化医疗服务、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卫生院高质量发展。(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与设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卫生院的老旧病房进行翻新改造,优化就医布局,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强化医疗质量管控: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病历书写、诊疗规范、合理用药等进行检查与考核。每月开展一次医疗质量分析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整合挂号、收费、就诊、检查、取药等环节,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接受患者预约,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加强导医导诊服务,为患者提供就医指引,解答疑问,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与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定期开展随访与健康体检,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机制,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完善发热门诊建设,规范发热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发热患者的诊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到我院工作。(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现门诊挂号、收费、药房、住院管理、电子病历等功能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障患者信息的安全与隐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4年11月25日至2029年11月2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