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林业工作站

黄龙县林业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32
单位名称 黄龙县林业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宣传、贯彻执行林业法律法规;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调查、检疫、执法、防治;编制国有苗圃规划计划、推广林木种苗新技术及质量检验与执法;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及培训;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完成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住所 黄龙县中心街道115号
法定代表人 王涛
开办资金 20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4.45万元 139.7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全力抓森防,确保资源安全。1.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涉木企业专项检查与“护松2024”行动成效显著。3月联合森林警察大队排查全县29家涉木企业,签订了《黄龙县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承诺书》29份,建立了台账。7月与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护松2024”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执法车辆18次,对辖区内5镇2乡涉及运输、加工、经营和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来源进行了全面排查,均未发现检疫对象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2.检疫工作全面覆盖。产地检疫、复检、抽检严谨规范。对9家苗圃717.06亩、89.24万株苗木进行产地检疫;复检苗木157.5万株、木材62方,复检率100%;调出苗木112万株,检疫率100%;重点抽检了范家卓子林场造林绿化工程苗木,抽检的侧柏、麻栎,油松等造林苗木均符合技术要求。3.普查工作稳步开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开展调查,外业调查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完善报告与数据,预计10月底全部完成。同时,持续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常规调查监测。6个草原样地监测工作全部完成。(二)严格林地资源管理,明晰资源动态。1.林草督查精准高效。森林与草原督查图斑调查任务完成。完成2个森林督查图斑和10个草原变化图斑现地验证、内业整理及系统上传工作全部结束。其中森林督查图斑判读面积0.86公顷,位于石堡镇;草原督查图斑判读面积5.1公顷,涉及石堡镇、圪台乡、瓦子街镇三个乡镇。2.审计核实整改扎实推进。审计署反馈林地变耕地问题核实全面完成。完成2561个林地部分图斑、补充图斑及第二批图斑的现地核实举证工作,共核实面积994.6亩。截至目前,所有图斑举证资料已上报。(三)加强集体林地保护,夯实管护责任。1.集体林管护有序开展。完成2024年集体林管护员的管护合同签订工作,共签订68份管护合同;完成2023年集体林管护资金兑付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2.生态效益补偿准备就绪。2024年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计划未下达,制定兑付方案、完善管护合同等兑付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待资金下达即开展检查、签定管护合同与兑现工作。(四)强化种苗服务管理,助力林农发展。1.种苗情况全面掌握。6月对全县的种苗生产情况开展全面调查,绿化留床苗木717.06亩、89.24万株,新育苗37.8亩,主要以油松、侧柏、白皮松、中槐等本土苗木为主。今年销售苗木6.1万株,产值30余万元。2.服务林农积极主动。今年以来,免费为林农办理苗木检疫证70份,质量检验证32份、苗木标签32份。(五)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带动有力。1.科技示范成效显著。2024年结合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及“521(每年在全省完成各类技术示范推广面积50万亩,建立林业科技示范点200个,培养技术能手100人。)”科技推广任务要求,建立白马滩镇柏峪村科技示范点1个,培养技术能手1名,科技推广示范面积1万亩,帮助全村制定发展规划,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科技服务形式多样。利用农闲季节和各项宣传活动,开展科技下乡、林业技术培训、森林病虫害防治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助理林业科技发展。二、取得的主要成效。每年将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林产品,为发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提供了原料,并可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及富裕职工提供劳务市场,拓宽劳务门路,使他们参加林业生产中得到实惠,增加收入。对改善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繁荣林区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存在问题。(一)非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兑付难题。我县2021至2022年省市下达非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面积2.6万亩,补助资金41.6万元。经现地核实我县集体天然林实际面积578亩,且已纳入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由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该资金已上交县财政,但仍面临审计整改难的问题。根据最新数据仍无法兑现,建议上级不再下达补助资金。(二)接触有毒有害岗位津贴未落实。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财政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林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的通知》(陕人社发[2015]77号)相关文件精神,我站工作人员应享受林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至今未解决。(县上相关单位从事接触有毒有害岗位津贴在2022年均已解决。如农业、畜牧),该事项已纳入省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考核。四、整改措施。(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为了保证各项业务工作顺利进行,我站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站长王涛担任,副组长由副站长吴春红担任,成员有:王伟兵、张东林、刘锋、刘少倩,组长具体负责各项业务工作的协调,副组长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成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由于措施得力,从而确保了工作顺利实施。(二)加强监督,严格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我县造林绿化用苗质量,对全县今年春季绿化造林用苗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主要检查《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种苗质量合格证、种苗标签使用和档案建立等情况。经检查,我县今年绿化造林用苗总体合格率98%以上,情况较好。加强“两证一签”发放管理工作,对申办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者进行实地核查,依照“陕西省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认真核实,确保我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实法、依秩进行。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森防工作,筑牢生态防线。加强监测预报与检疫管理,与驻军单位及周边县区联防联控,加大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二)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防治能力。开展病虫害防治知识、技术及法规宣传培训,落实普法责任,提高公众防治意识。(三)完成局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