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太白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17
单位名称 太白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落实资助政策,提供便民服务,推进教育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各类学生资助工作,学校后勤管理。
住所 太白县北大街17号
法定代表人 方永刚
开办资金 17.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5万元 19.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领导凝聚共识,强化措施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成立了工作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太白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太白县关于在集中整治中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学生资助管理、行业作风建设等方面自查自纠,全面查找资助管理、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点等突出问题,完善相关制度24项,监督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县学生资助资金管理中未发现套取、克扣、挪用、延迟支付学生资助资金等现象,各项资助政策认定程序规范、资料齐全。(二)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我们重点在资助对象的精准识别、资助流程的精准执行、资助资金的精准发放和资助信息的精准录入上下功夫,全面实现资助工作精准实施。1、数据互联,实现智能共享。将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的信息结合学生学籍信息进行互联互通、互相比对、互相印证,精准筛选受助对象,建立受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使受助对象及时得到识别。2、前置摸排,实现精准管理。开展精准摸排,将每个学段受助学生的信息及时比对、录入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数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底册一目了然。3、分类统计,及时续建台账。按照全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查比对和动态管理工作要求,从国家资助、地方政府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等四个模块进行分类分项统计。及时更新2024年春、秋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深入全县7镇44村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台帐,形成了排查复核和排查补录的“双保险”工作机制,确保资助对象精准、预算分配精准、信息管理精准、政策执行精准,为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三)广泛宣传资助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1、开展“四级宣传”活动。向全县所有帮联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印发学生资助政策一览表、学生资助政策解读、致家长一封信,张贴宣传标语,向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发放《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5000余份。2、扎实开展“学生资助基层行”活动。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基层行入户走访活动。全体工作人员实地进入每一户学生家中探访,认真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并向家长全面宣传国家精准资助政策,发放资助宣传材料,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可以享受哪些资助及资助要求,告知家长学生在校期间已经获得的资助。同时倾听了家长和学生对精准资助工作及育人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路。3、“定点宣传”提供咨询服务。暑期在县城北大街设点提供咨询服务等系列宣传活动,根据政策调整,及时更新宣传彩页,印发《太白县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彩页》20000余份、《太白县学生资助政策一览表》5000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3000份,新制宣传手提袋,5000个,展板6面,使广大群众对资助项目、标准及申报程序一目了然,为促进“教育精准资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高考期间,我们通过布展板,发放手提袋、申请指南等方式,及时向考生及家长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为他们解答疑问,消除经济顾虑,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四)多措并举靶向施策,全面落实各级各类资助政策。1、深化国家资助普及行动。共计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等各项资助资金931.72085万元,11286人次。2、精准实施省级特惠政策。发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励耕计划12万元,受助教师12人;发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滋惠计划1.3万元,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21人;受理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10人,发放补偿金17.7601万元。3、持续落实地方特惠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本县户籍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家距学校5公里以外的在籍在校寄宿生发放“交通费补助”10.624万元,惠及学生975人次。4、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助学。为10名品学兼优大学新生发放“广宏奖学金”10万元;为25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砺剑助学”资助金12.5万元;对2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红烛助学”金10万元;对太白中学43名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砺剑逐梦”资助金4.3万元。(五)狠抓重要环节管理,促进营养计划实施提质增效。1、管好“两个系统”,做到信息准确。(1)管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每日就餐学生名单维护,及时调整转入转出学生信息,确保系统数据精准,严防套取冒领专项资金行为。(2)管好学生营养状况监测系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体质、体能和膳食营养状况监测,做到信息准确,真实有效。2、严格“三类认定”,确保应享尽享。按照《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办法》规定,把多部门的信息与学生学籍信息进行互联互通、互相比对、互相印证,精准筛选县城学校受助对象,将县城两所学校原建档立卡脱贫户、低保、孤残三类学生纳入受助范围,确保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应享尽享、应助尽助。3、强化“四个保障”,规范运行机制。(1)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校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机构。(2)强化人员保障。为全县学生食堂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其中从业人员均为公益性岗位,由县财政全额承担工资。(3)强化资金保障。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专款专用,学生食堂除原材料采购以外的其他开支均在学校经费中列支,食堂收支执行月结算、月公示、零利润的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每人每天5元的补助资金足额足量“全部吃到学生嘴里”。(4)强化制度保障。全面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方案、实施办法、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逐级建立了应急协调机制,制定了应急事件处置预案,保证全县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通畅运行。4、落实“六有食谱”,保证营养均衡。结合太白县地域特点及学生营养状况,量身设计,定期指导,审定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带量食谱,保证全县各中小学单双周食谱饭菜不重样,让学生每天吃到“肉、蛋、奶、菜、菌、豆”,确保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营养均衡。(六)严把食品安全关口,杜绝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监督学校在食品安全上严把“人员准入关、操作流程关、保洁留样关、实时监控关、整改落实关”五道关口,全方位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同时,结合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了全覆盖检查,配合市级交叉检查、市教育局联合检查,通过看现场、查资料、抽检等方式,实现了对全县15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食堂原材料采购监督检查全覆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们紧盯精准资助目标,在创新上下功夫,在落实上出实招,从“应助尽助”提升到“因需尽助”,落实各级各类资助资金979.14485万元,受助学生12359人次,为各级各类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和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提供了强力支撑,推进了乡村教育振兴工作有效开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个别学校因人事变动,主管资助工作人员变动频繁,资助工作队伍业务水平亟待加强。(二)改进措施。加强对学校资助管理人员资助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确保学生资助工作高效开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2025年,我们将扎实做好以下重点工作:1、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惠民政策。2、以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工作为主线,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为重点,全力做好资助工作。3、强化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十统一六到位”,规范操作程序,狠抓日常督查,杜绝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发生。4、扎实开展作风建设、能力提升等工作,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5、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县教体局中心工作为重点,积极主动,保质保量落实好各项交办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