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陕西省镇巴县植保植检站

陕西省镇巴县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10
单位名称 陕西省镇巴县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检测防治保障。农业植物病虫监测;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农用药械管理。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河西社区河滨路农技大院
法定代表人 赵德茂
开办资金 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8万元 11.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一)常态化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利用气候观察仪、虫情测报灯等设备,结合定点观测、田间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病虫动态,坚持会商研判,确保准确预警、精准防控。年度发布17期预测预报及防控指导意见,长、中、短期准确率分别达80%、85%、90%,并多渠道向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宣传落实。(二)扎实做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控。马铃薯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9万亩次,防治面积17.4万亩次。油菜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8万亩次,防治面积16.3万亩次。玉米病虫害累计发生32.5万亩次,防治面积30.7万亩次。水稻稻水象甲、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累计发生9.5万亩次,防治面积12.8万亩次。大豆根腐病、小地老虎等病虫害累计发生5.4万亩次,防治面积5.12万亩次。农田草害发生64.8万亩次,防治47.5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40万亩次,防治15万亩次。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中后期病虫害“两防一喷”等示范防控防效达85%。(三)扎实开展植物检疫和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开展杂交油菜制种产地检疫3次,田间检疫3个镇4个村1330亩,产种15.6万公斤;办理“两杂一油”种子调运检疫要求书30多份;出动执法人员10余人次市场检疫检查种子2次,备案、查验种子30多个组合,代表种子21万余公斤,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核发省间调运中药材种苗检疫证书3份10万株。开展稻水象甲疫情统防统治示范防控4个镇7个村450余亩,带动全县秧田防控0.3万亩次,指导群众大田群防群治3.2万亩次,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和损失。(四)持续做好农药经营安全监管和指导。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不定期巡回开展排查整治和指导服务,与农药经营户签订农药经营安全生产责任书50份,印制发放农药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500本,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排查整改问题隐患20多余起。积极配合联合执法,全覆盖检查全县农药经营单位50家,抽检农药130多个品种,宣贯农药经营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农药经营秩序。(五)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培训班、短视频等多形式,宣传植保技术等知识。制作发布短视频13个、展板2面,发资料2000多份,召开现场会20余场,培训群众630多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病虫害预测预警准确率较高,为精准防控提供支撑,提升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二是病虫害防控处置率达91.4%,有效挽回19858吨损失,损失率控制在2.6%。绿色防控率和统防统治率较高,保障了主要作物产量。三是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各作物示范防效良好,促进了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四是普及检疫、植保技术、安全用药等知识,提高了群众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认识、防范意识和种植水平。五是规范农药经营秩序,保障农业生产投入品安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单位人员较少且年龄偏大,病虫害防控、农药管理、驻村帮扶等工作任务重,亟需招聘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二)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根据人员专业和特长进行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加大宣传培训,建强技术队伍,做好监测调查,加强部门协作,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二)做好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全年发布12期以上病虫情报,指导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三)持续做好农药经营安全监管工作,提升经营者和使用者安全及法律意识,及时审核更换经营许可证。(四)抓好帮扶村巩固衔接与乡村振兴工作。(五)积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