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体育运动学校

太白县体育运动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07
单位名称 太白县体育运动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促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初中文化课教育、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住所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咀头镇凉峪村6组
法定代表人 贾军
开办资金 339.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5.84万元 393.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高度重视,强化对体训工作组织领导。安排一名从西安体院毕业、工作20多年的内行副校长主抓学校体育竞训工作,组建了竞训处,加大组织力量,强化对体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二)认真选材,扩大竞训队伍规模。派出4名教练员分赴学区生源校,扎实开展轮滑、田径、足球、跆拳道、摔跤五项体育苗子选材活动。目前在训队员共有122人,其中轮滑队18人,田径队29人,足球队24人,男女篮球队35人,排球队16人。(三)精心安排,严格落实训练时间。科学谋划,精心编排,协调落实好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训练的时间安排。在完成文化课教学的前提下,确保学生每天训练不少于2个小时(早上训练不少于40分钟,下午训练不少于90分钟)。(四)强化培训,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我校共有4名教练员,从各位教练员的学历来看,均达到了本科水平。但由于各位教练员都很年轻,其职称还偏低,目前都还处于初级职称的序列。为了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学校大力支持教练员参加各类培训,不断丰富教练员教学技能,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爱惜维护,发挥训练设施作用。对于训练器材设备,坚持宁可用坏、不能放坏的原则,充分发挥了现有训练场地和设施的作用。对设置于体育馆内的摔跤场地和跆拳道场地做到了天天用、天天维护;对于新开的轮滑项目器材、装备,每次训练完毕,教练员都要指导学生认真擦拭、规范存放。(六)坚持常规,切实加强过程性管理。1.健全了训练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竞训处专门将各项制度进行了汇编,分发给每位教练员认真学习落实,使训练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健全了教练员的评聘和考核制度。对每位教练员的过程性工作实行星级考评,对其训练结果实行终端业绩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评聘。3.健全选材测试和训练监控制度。学校竞训处制订了《太白县体校选材测试制度》,通过实际测试,确保在“鱼龙混杂”中选出好的苗子。同时,加强训练监控工作,制定了《太白体校训练工作监控制度》,对训练安全和训练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日常训练安全和训练效果。4.加强对运动员的规范管理。建立了招生、入队、退队、考勤、输送、参赛、考评等一系列制度,为运动员提供了严格、规范的训练成长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体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较好成绩。我校代表太白县分别参加了2024年宝鸡市学生(青少年)运动会排球、篮球和田径比赛,在选材人数不占优势情况下,依然取得了田径队团体总分第六名、篮球队第七名、排球队第六名的可喜成绩。同时,由竞训处组织,全体兼职教练员参与,顺利完成了6个大项的体育特长生选拔,为后期专项培养打好了基础。2024年,我校累计向市体校输送体育苗子6名,向省体校输送体育苗子1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体育后备人才建设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教练员、运动员的激励奖励政策还没有争取到位。2.体育训练选材范围不大、苗子不多、配合不力。3.教练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二)改进措施。1.争取上级资金,落实对教练员及运动员的奖励激励政策。2.加强全县范围选材,定期指导其他学校体育训练。3.加强教练员梯队建设,通过“引进来”(招聘高水平教练或退役运动员)和“走出去”(参加培训)提升教练员专业素养。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设施设备。1.推动实施“三年强师计划”。2025年完成全员轮训,引进退役运动员等专业教练。开展跨校教研合作,设立教学成果奖,激励教师创新训练方法。2.设施升级。修缮跑道、球类场馆等现有场地,新增体能测试仪、运动分析系统等智能器材,利用校园“边角空间”建设攀岩墙、障碍赛道等体能训练区。(二)优化课程体系。1.合理设置课程。每天安排1节专项体育训练课,结合基础体能(耐力、力量、柔韧性)和专项技能(球类、武术、游泳等),推行“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增设特色课程模块(如体能训练营、户外拓展),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2.实施分层教学。按年龄和能力分阶段制定训练计划,严格落实“低年级基础阶段以趣味性游戏和基础动作技能为主、中高年级专项阶段以强化技术训练为主、优秀学员竞赛阶段以组建校队参与高水平赛事集训为主”的分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