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第三小学

凤县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06
单位名称 凤县第三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天水路237号
法定代表人 李步雷
开办资金 2792.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92.99万元 3025.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确立一条主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凤县第三小学从开办伊始,就提出“养成良好习惯人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并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1.是用心设计校园文化。以“好习惯我养成”为主题,从到校、升旗等细节要求为具体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建设德育文化墙;以“3636”德育行动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实施意见》为指南,出台各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标准,开展文明争章活动;凝练“一主两化三落实”德育模式(“一主”—以习惯养成主线;“两化”—清单化、标准化;“三落实”—落实师资到位、评价多元、树优多样),形成德育特色。2.是精心创设活动载体。启动“行为习惯规范月”活动,开展“文明校园随手拍”照片征集活动,助力习惯养成;摄制三小好习惯系列教育片(已发三期),强化引领示范;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弘扬志愿者精神,养成文明习惯;由师生创作的校歌《月亮湾少年》在校园广为传唱,庆国庆系列教育活动在社会备受好评,彰显了三小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二)聚焦两个重点——身心健康学科素养着眼学生未来发展,以促进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科素养为突破口,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以养成运动习惯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除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健康课、举办运动会、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外,全校推广武术操、编排花球操,开展体质监测,大兴运动之风。推行课间15分钟,鼓励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参加有益活动;开展“一班一特色”体育项目创建活动,让人人学会一项体育特长;发起“运动打卡100天”活动,增强学生体质,锤炼学生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现中高年级近80%学生参与。以培养阅读习惯为切入口,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建好用好学校图书阅览室,落实4点半后全面开放;与县图书馆联手举办“阅读日”活动,为全校学生办理免费阅读卡,表彰学生以图书为主等方式,为学生进行阅读,提供便捷通道;开展学生周末、节假日“带书回家”每周“好书推荐”,评选“读书之星”等活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拓宽知识视野;持续组织学科知识素养竞赛活动,将课本知识生活化、游戏化,激励学生爱上学习,在竞争中树立自信,在活动中全面成长。(三)建设三个课堂——第一课堂(激趣高效)第二课堂(内涵丰富)第三课堂(体验深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学校“教”与“学”时空范畴,融合不同场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力构建“三个课堂”,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1.是坚持质量中心创新“第一课堂”。夯实师资基础。开展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活动,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邀请教研员到校研课磨课,帮助教师成长;常态化落实示范课、研讨课,跟进过关课、打磨精品课,将每人每学期录制一节精品课作为刚性要求;开展“青蓝”工程,4名省市级教学能手结对帮扶12名青年教师,定任务、看实效,共促共研共进;创新教研模式,落实半天教研,采取网络与传统教研相结合的模式,让教研随时随地发生;坚持问题导向,夯实课题研究,教师人人参与12个校级课题研究,提升教研能力。激发教师活力。以“师德为先能力为基绩效为本”为主要内容,改革教师评价,突出教学实绩;严管厚爱并行,形成《第三小学制度汇编》,推行制度化管理;出台《教师着装规范要求》,执行《公文行文规范标准》,高标准、严要求,对外彰显教师良好形象;严格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坚持党建引领,凝练打造“党旗领航启智润心”党建品牌,融合学校重点工作,丰富党员活动;成立学校工会,落实工会各项制度,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成立教师舞蹈队、合唱队,定期开展工会活动,为教师减压,促身心健康。教师激情高涨无私奉献,王改霞、沈洁等一批教学楷模事迹可歌可泣。提升课堂效率。严格执行课时标准、“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推进作业革命,倡导书包中午不离校;落实领导包抓年级组,下沉教研组,优化质量管理体系;随机推门听课,督促教师落实课堂常规;一月一次常规检查,中高年级每学期开展两次学情分析,采取教师会公开反馈、教研组跟进整改方式,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以“思维导学学科融合”为核心和支撑,推动课堂改革。学校领导、教研组长、省市级教学能手先行示范,其余教学骨干后续跟进,以点带面,稳妥推进。 2.是关注特长发展丰富“第二课堂”。充分挖掘教师潜能,用好各种功能部室,成立学校足球队、舞蹈队、合唱队;以校内教师、外聘教师、特长家长为师资支撑,成立16个社团,学生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特长;将培养兴趣作为学生学习动力,将学科教学任务融入课后服务,趣味英语、心算速记、演讲口才训练等内容,靶向发力,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坚持活动育人,持续举行学科素养竞赛,将知识学习生活化、趣味化,让更多的孩子能有勇气拿起话筒,走上舞台,阳光自信的站在舞台中央。 3.是坚持开放办学构建“第三课堂”。积极转变理念。加强家校联系,倡导每位教师每天利用接送孩子时段与一位家长交流沟通一次,班主任每周与一名重点学生家长沟通一次(可以电话),每位教师每月开展家访不少于3人;快速成立班级、年级、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1次,组织家长会2次,长期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现已进行3期;制作并宣传“家长看三小”访谈节目,纠正家庭教育偏差、树立正确育人观念。坚持开放办学。先后组织家长代表参观校园3次,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观2次,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1次,在举行学校运动会、学科素养竞赛等大型活动中,均邀请家长参与,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与路队和班级管理;与工合纪念馆联合开展活动1次,宣讲凤县红色故事;与县图书馆开展活动1次,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书法家进校园活动1次,传承中华传统艺术。陆续组织红色研学、学生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强化学生社会体验;加强学校办学理念、教育举措、校园动态宣传(省市级宣传7篇,县级报道26篇),增强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支持力度逐渐增强,截至目前,实现了零投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校园零事故、家长零投诉”,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获省市级宣传报道7篇、县级报道26篇。校歌《月亮湾少年》传唱广泛,庆国庆活动社会反响热烈,彰显师生精神风貌。学生体质监测达标率提高,中高年级80%学生参与“运动打卡100天”。学科素养竞赛成果显著,学生自信心与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期末质量检测成绩名列全县第二名,位居县城三所小学第一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室管理不足:功能部室使用率低,管理人员经验欠缺。2.教师能力参差:部分教师适应新环境慢,教学能力需提升。3.品牌建设滞后:德育模式、课堂改革等特色尚未形成显著影响力。(二)改进措施1.强化部室管理: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完善使用制度,提升部室利用率。2.深化教师培养:依托“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加强校本研修与网络教研。3.加速品牌打造:持续优化“一主两翼三课堂”体系,推进“思维导学”课堂改革,扩大德育模式影响力。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1.完善“三个课堂”体系(1)第一课堂:全面推广“思维导学”模式,打造10节县级精品课。(2)第二课堂:新增科技创客、编程社团,覆盖90%学生特长发展。(3)第三课堂:联合社区开展每月1次实践体验活动。2.优化师资队伍: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开展教学能力达标考核。(二)强化德育品牌,落实习惯养成1.开展“行为习惯提升年”活动,评选“三小文明之星”。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形成可推广的德育案例集。(三)推进家校社协同,扩大办学影响1.每学期举办2次家长开放日,成立家长导师团参与课程设计。2.开展“三小教育成果展”,吸引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四)加速硬件与信息化建设1.完成智慧教室改造,实现教学资源云端共享。2.建设校园安全智能监控系统,保障师生安全。结语2025年,凤县第三小学将继续以“领跑县域教育发展”为目标,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全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