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武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县农业农村局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 |
住所 | 武功县普集街道后稷西路中段县农业农村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吴占荣 | |
开办资金 | 1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武功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8万元 | 1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武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队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情况(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农民合法利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业执法的认知度。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立农资打假咨询台等方式,向群众发放宣传农业法律法规手册、农资管理宣传资料、禁用高毒农药须知、真假肥料识别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识假辨假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增强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我们聘请农业专家教授开设专题宣讲活动,解读农业执法相关政策,提高经营者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和《肥料登记管理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技术知识的掌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装宣传车、利用农村集会、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等场所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农资防假知识及依法维权知识的宣传活动,全县的宣传覆盖面镇(街道)达100%,进村85%,入户70%。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增强了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提高了公众的法律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参与、社会监督氛围。(二)积极调解农资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今年以来,把群众农资投诉事件作为一件重点工作,紧抓落实,做到不推诿不拖沓,及时调解纠纷,有效化解矛盾,共受理7起农资质量纠纷案件,挽回经济损失5万多元。一是推行农资投诉受理程序化。本着“方便群众,规范办事”的原则,制定农资纠纷登记表格,按照“投诉登记—负责人审批—经办人拟办—结果反馈”的操作流程,让群众投诉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办理。二是推行农资投诉处理规范化。依据农业相关法规规定,按照“依法办理、证据确凿、阳光操作、公正公开”的规范要求,稳妥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案件。三是推行农资投诉首问负责制。要求农业执法人员在接到群众举报、投诉农资纠纷事件时热情认真接待,不得推诿、搪塞,否则一经发现查实,严格追究具体经办人员责任。四是提高群众法律维权意识。在村委会、农贸市场、农资门店等人群密集地张贴提醒函,呼吁广大群众:在选购农资商品时,应当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好的农资经营单位。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正确流程操作,有疑问及时与商家联系沟通。购买后保留购货凭证,大额交易时签订合同,留存样品,以便日后发生纠纷作为佐证。一旦遭遇侵权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完善和规范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从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监督入手,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一是定期组织执法人员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执法练兵。开展执法人员“互学互助”座谈会,经验丰富执法人员“传帮带”,为新进执法人员传授执法经验,使每个执法人员具备拿得出去、能办案、会办案、敢办案、办铁案的素质,执法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得到很大提升。三是积极组织单位人员考取《执法证》,根据《陕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要求,专人负责行政执法证管理工作,通过认真梳理,罗列出符合申领换证条件的执法人员39人,35人考试合格,发放执法证。今后,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按规范着装和佩戴统一的执法标识,确保执法主体合法规范。四是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和省、市的执法培训机会,全方位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及案卷文书的制作。今年以来全队共参加省市培训17人次,全面提升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今后的执法全过程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12月8日市支队举办全市农业综合执法知识竞赛活动我队取得了组织奖。(四)落实农业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根据《陕西省司法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省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队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一是结合我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成立了专门的法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发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预防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和重大过失,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塑造“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的农业执法形象。二是开展案卷评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农药管理条例》及其相关制度,对陈希云涉嫌经营劣质农药案件进行了全面自查。案卷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办理程序合法严谨,卷宗管理规范。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根据《陕西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和《规范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办法》,对行政处罚适用自由裁量权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要求相关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要提高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工作的责任意识,认真执行相关执法程序,在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充分考虑法定情节,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合理裁量、规范运用,确保自由裁量权正确、公正、有序地行使。二、取得的经济效益我们积极开展了农资市场检查,严厉打击了各类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以种子、农兽药、肥料、饲料、畜禽屠宰、动植物检疫、渔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全方位多角度的组织开展了农资专项执法检查、保春耕农业执法专项行动、品种权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执法和农业执法专项检查大练兵活动。重点检查了种子、化肥、农药门店,认真查看了农资经营户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效,进销货台帐是否健全,并对在检查中发现的经营业户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现场指导;严格检查农资产品进货渠道是否正规,产品的合格证、包装说明是否规范真实。全年共巡查检查50余次,检查种子门店106家,肥料103家,农药95家,兽药10家,动(植)物检疫95家,饲料10家,畜禽屠宰1家,渔业4家,农产品生产企业63家,下达经营整改通知30余份,发放农资宣传资料5000份,通过专项执法检查,强化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维护了农民利益,规范净化了市场环境。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是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执法人员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现代农业发展不适应。二是个别农资经营者推广业务不精,严控质量意识不够,缺少主动遵法守法意识。三是农资销售向村一级环节延伸,给农资监管带来一定难度。四是依然存在走乡串户流动销售农资的行为。四、整改措施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实行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相结合、日常执法与集中执法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农业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真正实现农业执法职能集中行使,执法人员严格管理、执法条件得以充分保障。二是持续规范执法队伍建设,更好发挥执法职能。面对种子、农药、肥料、畜牧、农机、林政、渔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执法多样性、专业性,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三是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保障农产品投入品的质量,使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秩序。四是引导农资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朋友提高法律意识,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资,坚决抵制坑农、损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今后工作中我队将努力克服人员不足问题,按照农业法律法规规定,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严格依法行政,为更好的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下步要做到以下几点:1.继续开展农资执法常态化检查,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秩序。2.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定期出动宣传车深入各镇(办)社区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并积极组织举办农业执法培训班。3.做好农业部门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逐步规范农资市场体系建设。5.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参加省市学习培训、执法练兵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力,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咸阳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授予2023年度全市农业综合执法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