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统筹协调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镇、村开展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引导志愿者的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 |
住所 |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天水路文旅局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涛 | |
开办资金 | 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凤县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98万元 | 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实理论宣讲,打造宣讲品牌。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策划开展“红小凤·开讲啦”、“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等宣讲活动190余场次,覆盖群众1.6万余人次。“凤县红小凤‘开讲啦’”分别荣获宝鸡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陕西省志愿三秦首届项目大赛三等奖、铜奖。参加全省“我眼中的三秦和美乡村”文明实践演讲比赛,凤县选手荣获二等奖,同时被聘请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持续推广“红小凤‘开讲啦’”“南岐讲堂”“平事说理”“河口夜话”等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品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二)聚焦亮点打造,实现品牌聚能。实施“镇镇一台戏,村村都来演”品牌建设,为基层偏远群众送去精神佳肴,常态化开展文艺轻骑兵下基层送欢乐、农民学习会等活动230余场次,把党的声音、文化文艺、科学知识等送到群众身边。培育的“四礼行动”树新风、“新风入‘唐’”、“河口夜话”农民学习会、“蒲公英”理论宣讲志愿项目入选宝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案例汇编。陕西日报2月23日第6版通版刊登《凤县:文明实践的时代新风浸润人心》,对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三)聚焦活动开展,服务群众暖心。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原则,组织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系列活动。实施“云端‘观’爱 阳光守护”、“爱心送考圆梦启航”和“筑梦新时代培育好少年”等文明实践公益行动活动。针对“7.16”汛情,向全县人民发出防汛救灾倡议,先后组织4000余名“红小凤”志愿者参与抢险救灾、家园重建,以文明实践汇聚强大力量。开展“赏年画过大年”、“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红丝带·爱心护航”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四)利民惠民,文明创建提质增效。修订完善了《凤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点位测评标准(2024年版)》,出台《凤县城乡环境治理“路长制”工作方案》,各级路长坚持每天上路巡查。常态化开展创文督查,下发督办单69份281条,全力扎实抓整改。围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10个方面,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一月一主题”专项行动。深化乡村文明创评,将文明创评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重要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扎深根、结硕果。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市级以上文明镇占比100%,文明村镇占比33.33%,评选“十星级文明户”2473户。主动加强对各级文明单位的创建指导,持续深化开展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110余次。(五)价值引领,文明培育入脑入心。开展“我们的节日”、“迎新春送福来”、“崇德尚礼周礼宝鸡文明凤县”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10名第十届感动凤县年度人物进行了表彰,持续开展好人模范宣传选树学习活动,1人被评为“中国好人”,3人获评“宝鸡好人”。遴选12名“红小凤”优秀宣讲员开展“凝心铸魂德耀凤县”好人模范基层巡讲活动,顺利承办“好人之城·德润宝鸡”宝鸡市道德典型基层巡讲活动,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评选县级“新时代好少年”25名,1人被评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宣讲活动9次。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管理,2024年陕西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1所小学被评为优秀等次,1所小学被评为良好等次,2所小学被评为合格等次。(六)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推广“移风易俗‘凤’10条”,推行“成年礼”、“新婚礼”、“重阳敬老礼”、“追思说孝礼”等“四礼行动”,在凤县第二届“邻里节”暨“我们的节日”集中示范活动中,组织百名老人开展“重阳敬老礼”示范行动。推广红白喜事审批制度、“九严禁九倡导”、“六倡导六反对”等制度。凤县《农民学习会: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入选陕西省移风易俗工作案例选编,“移风易俗‘凤’10条”公益广告入选陕西省委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广告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宣讲品牌赋能,让党的创新理论穿传更开。开展农民学习会200余场,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解、上门助学,努力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农民精神富有、构筑农民精神文化家园的有效路径。这一做法,入选陕西省委文明办移风易俗工作案例。在提升优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功能的前提下,常态开设“周三夜校”,精准设置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健康养生指导等群众感兴趣的课程,让群众在闲暇之余能够充电学习。(二)策划镇镇一台戏,文艺助力文明实践。实施“镇镇一台戏、村村都来演”文明实践品牌活动,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融入节目之中,通过文艺演出、宣讲朗诵,使广大群众在观看文艺节目的同时,也熟知了党的理论政策、聆听了党的声音。(三)开展益企公益行,民企联动奉献慈善爱心。动员爱心企业、非公组织组建“益企行”爱心联盟,实施“云端‘观’爱阳光守护”、“爱心送考圆梦启航”和“筑梦新时代培育好少年”三项文明实践公益活动,为留守老人发放并安装居家陪伴摄像头100台,向25名新时代好少年发放爱心物资10000元,招募50辆爱心送考车。(四)深化“三个一”机制,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探索建立文明风尚活动“一月一主题”、网报资料“一月一提交”、常态创建“一月一巡检”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推行“路长”巡查,细化创建任务,规范工作制度,有效推动从“要我创建”向“我要创建”的思想转变,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让城市文明长久“保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回顾2024年工作,有成绩、也存在一定短板,有亮点、也有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活动成效不够明显,群众参与度低,积极性不够高。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缺少可持续、能推广的品牌项目。改进措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心策划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动员各级文明单位持续结对帮扶镇村实践所、站,在打造品牌、活动策划上协同发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文明实践。四、2025年工作计划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实践行动。指导各镇用好“十个小”(小广场、小场馆、小站点、小基地、小文化墙、小宣传栏、小荣誉榜、小喇叭、小展示牌、小宣传册),用好管好村级文明实践专管员队伍。继续培优做强“红小凤开讲啦”文明实践宣讲品牌。通过农民学习会开展理论宣讲活动。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组成宣讲队伍,深入文明实践阵地讲身边故事、谈生活变化。策划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四季行,举办“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文明服务、品牌项目”四大展演活动,开展“春送技术、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送活动。实施核心价值引领行动。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大“诚信凤县”建设力度,广泛宣传“诚”十条。组织“好家风进万家”评选,让好家风走进千家万户。结合殡葬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实施移风易俗文化浸润行动,开展红白事报备承诺和新办简办承诺。(三)实施网络文明建设行动。继续做强做优“红小凤初心讲堂”,开设“画说文明”专栏,策划制作一批“接地气、受欢迎、易传播”的精神文明建设主题精品短视频,依托主流媒体、政务新媒体等渠道,运用“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持续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推动文明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四)实施先进典型选树行动。常态化发掘百姓好人、身边好事,评选表彰“第十一届感动凤县年度人物”,做好各级好人选树宣传,开展“凤县正能量身边好榜样”巡讲,推出“德润凤县”先进典型事迹专题宣传。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的礼遇关爱和慰问扶持。(五)实施未成年人关爱行动。实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策划开展“守护花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深化拓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六)实施文明风尚涵养行动。深化推进文明风尚倡导,策划实施“文明月月行”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系列文明宣传引导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负面曝光整治。持续推行城乡治理网格制、路长制等机制,设置市民文明观察日,常态化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