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林业工作站王家堎林业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集体林区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资源保护、集体林区护林员管理、乡镇集体林建设管理与指导、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 | |
住所 | 太白县王家堎镇中明村一组 | |
法定代表人 | 刘文军 | |
开办资金 | 9.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5万元 | 6.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8月27日,举办单位由太白县林业局变更为太白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与管理。1.队伍稳健发展。全镇续聘31名生态护林员,动态调整6名,共计37名生态护林员坚守岗位,为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人力支撑。2.职责精准落实。严格遵循护林员《管理办法》,明确细化各项职责,确保每位护林员清晰知晓工作任务与具体要求,为高效开展护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3.培训助力提升。全年精心组织4次全面系统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护林防火、巡护APP操作、林长制、封山禁牧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与技能,有效提升了护林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4.监督管理严格。不定期对护林员到岗情况进行考勤并签到,及时精准掌握巡护动态,迅速妥善处理各类突发问题,同时,认真细致检查林长制工作手册并签字确认,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5.薪酬保障有力。生态护林员工资每月按时通过“惠农一卡通”精准发放,切实解决了护林员的后顾之忧,极大激发了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稳步前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二)严密防火与广泛宣传并行。1.隐患排查与用火管制。与镇、村、组干部、生态护林员、巡逻队组成的专业队伍,深入辖区进行火灾隐患大排查,对野外用火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依规严肃处置,有力震慑了违规用火行为,从源头上降低了火灾风险。2.多元宣传与意识提升。利用车载广播深入乡村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全年共计出动车次430余次,发放张贴防火宣传单页700余份、悬挂横幅7条,张贴《严打森林草原野外非法用火违法犯罪行为通告》及《森林防火戒严令》共60余份,签订防火责任书48份,发放野生动物宣传资料200余份,逐户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有效增强了村民的防火意识,营造了全民防火的浓厚氛围。3.深度推进可燃物清理专项行动。协同镇政府、村委会,组织人员对全镇林区道路两旁、防火隔离带、坟缘及林下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进行全方位清理工作。全年累计清理可燃物面积8.4公顷,清理可燃物96.2余吨,清理道路隔离带13.7千米,确保林区防火防线密不透风,全方位守护森林生态家园。4.应急强化与信息保障。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村级扑火小组时刻严阵以待,确保人员与信息双畅通,能够快速高效响应火情。全年成功制止违规焚烧秸秆2起,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最终实现全镇无森林火灾的佳绩,为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三)退耕还林自查及政策兑现。1.上一轮生态林质量提升兑现。积极开展2005-2006年上一轮退耕地还生态林的森林质量提升兑现工作,兑现面积51.8亩,兑现金额1040.51元(兑现标准20.087元/亩),现已完成资料上报及兑现工作。2.新一轮退耕还林自查与管护。我站组织人员利用一周时间,对全镇209.7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进行全面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管理不到位的地块,及时联系农户,督促其做好杂草清理、补植、施肥等管护工作。认真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发放工作,合格面积209.7亩,合格保存率98%,兑现面积209.7亩,兑现资金20970元(补贴标准100元/亩),现已完成资料上报及兑现工作。3.第一轮退耕还生态林现状与展望。认真开展1999-2006年上一轮退耕还林自查工作,全镇面积650.3亩,保存面积640.2亩,合格保存率98.3%,鉴于部分树木因年久老化的实际情况,后续将制定更新复壮方案,合理选择并栽植适宜树种进行补植更替,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生态成果。(四)病虫害监测、预防与宣传工作成效斐然。1.虫害监测与宣传并举。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工作,针对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中华松针蚧等重点虫害实施精准监测。4月份,镇域内安装29个松褐天牛诱捕器,且坚持一周一踏查,认真填写踏查记录表并及时报送监测台账,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年共发放宣传单页300余份,悬挂横幅2条,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病虫害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2.普查与监测双管齐下。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扎实开展春、秋两季病虫害普查工作,并落实每月2次的有害生物日常监测,做好各项资料的存档工作。经细致普查,我镇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等重大危害性生物,切实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同时,建立了完备的森林病虫害资料专卷,确保病虫害监测和上报工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3.苗木检疫严格把关。对调入调出苗木进行复检和现地检疫,全年全镇共开展复检8次,建立详细的复检台账,并及时上报相关资料,为我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筑牢坚实防线。全年未发现重大危害性生物,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五)古树名木调查。在镇域范围内深入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及现状信息核查工作,对每一株古树名木的位置、树龄、生长状况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与精准核实,及时更新古树名木的挂牌信息,确保其身份标识清晰准确,同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明确各方职责,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具体个人,确保古树名木得到妥善保护。(六)外来物种入侵调查。对我镇三个行政村进行系统化外来物种入侵调查工作,着重将重点聚焦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这一具有潜在生态威胁的外来物种,已顺利完成所有调查区域内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工作,我站将依据调查成果,进一步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持续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监测与预警,守护好我镇的生态安全屏障。(七)强化森林管护,确保资源安全。1.在森林资源的守护征程中,我站积极作为,不断强化森林管护力度,不定期、不定时对林区进行全面细致巡查,同时组织护林员在全镇林区开展清山、清套、清电猫专项行动,对每一处山林角落都进行地毯式排查,截至目前,成效显著,我镇林区未发现非法安装电猫、乱捕滥猎、乱砍滥伐以及乱采滥挖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发生。2.全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宣传,以多元创新形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增强全镇干群护林意识与法治观念,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严格执法与科学管护,确保全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林区安全稳定,生态永续发展。3.限额采伐工作,对于薪柴及民用材,严格实施监管,规范作业流程,全年来全镇共办理薪柴6份14立方米,民用材6份12立方米,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通过科学的开采利用,有效的消除了滥砍滥伐的状况,不仅保护了森林资源,还为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二)通过发展林特产业、选聘安置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落实退耕还林补助、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及公益林补偿政策等,使群众稳固增收,且提高群众对公益林、天然林建设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参与到公益林、天然林建设和保护中,切实维护林农合法权益和林区稳定和谐。(三)通过监测和防治病虫害,有效的遏制了病虫害的蔓延,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四)通过大力宣传、严防火源,全年镇域内未发生一起不安全用火事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在森林资源监测、病虫害防治等关键领域,具备深厚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林业工作需求2.宣传方式亟待创新。当前各项法规政策宣传方式较为单一,群众对传统宣传单页的接受程度逐渐降低,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行内专家、技术骨干进行授课,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并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2.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账号,定期发布林业知识科普、生态保护成果、基层林业站工作动态等内容,结合植树节、清明节、世界森林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不定期开展“林业知识进校园、进村入户”等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互动游戏等方式,普及林业知识,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创新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林业信息平台,采用短视频、线上讲座、互动式宣传等多元创新方式,向广大林农群众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森林病虫害防治。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充分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病虫害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损害。(三)森林防火。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体系,加强火源管理,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提高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四)林地保护。严格执行林地保护政策,加强对林地的监管,防止非法占用林地行为的发生,保护林地资源不受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