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

镇巴县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08:51
单位名称 镇巴县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规范地质环境监测行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立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对土地复垦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复垦等数据信息。为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自然资源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服务。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北门街22号
法定代表人 王金波
开办资金 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37万元 1050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节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镇巴县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在县委、县政府及县自然资源局党组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现将中心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编制方案,完善制度。一是汛前拟定并报请县政府审定发布了《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镇巴县春季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行动方案》;二是印发了《镇巴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部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三是指导全县20个镇(街道)修编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预)案,填发了隐患点“两卡一预案”。进一步完善了《镇巴县地质灾害值班值守制度》、《镇巴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镇巴县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等工作制度,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加强应急演练与宣传培训。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全年开展防灾知识宣传培训762场,培训达23000余人,发放宣传培训资料16796余册,发放简易监测设备240余套;开展应急避险演练813场次,参与演练人员13592余人,全面完成了市自然资源局下达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培训演练全覆盖目标任务。3.完成“双控”及四级责任体系数据更新维护。根据省市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工作安排,对全县20个镇(街道)23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531个地质灾害风险区现场核查,完成了“一库两清单一体系”数据更新和责任体系建立。落实了四级责任管控体系,同步完成了群策群防数据库更新工作。本年度,核销在册隐患点10处、新增隐患点2处。4.加强应急值守,做好监测预警。一是印发了《汛期值班安排的通知》,严格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认真做好值班信息上传下达工作;二是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县级预警信息14期,推送手机预警短信息10万余条。落实预警信息“一键叫应”和“123”叫应反馈工作机制,指导镇(街道)做好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和人员管控。全年累计撤离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2204户,4733人。5.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和应急调查工作。指导镇(街道)和相关单位扎实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并通过“汉中地灾”APP上报巡排查情况。对新发现隐患,立即开展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指导镇(街道)做好人员撤离和管控工作。本年度,通过汉中地灾APP平台上报排查6119点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29处,处置率100%,全年未发生地质灾害人员伤亡责任事故。6.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2024年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3个,其中隐患点综合治理工程项目1处已完工,1:1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1个已完成野外验收和数据库录入工作,成果报告已在评审阶段,平战结合技术支撑队伍建设项目1个。成功申报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6个,其中,隐患点综合治理项目4处、风险调查评价项目1个、平战结合技术支撑队伍建设项目1个。(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方面1.全力推进指标入库。2024年我县共入库新增耕地项目12个,形成新增耕地指标1150亩,入库面积全市第一。新增耕地项目通过变更调查1370亩。2.加快实施旱改水项目。我县共立项实施旱改水项目15个,面积2599亩。截止目前,已完工7个项目面积1308亩。在建8个项目面积1291亩。3.全面完成旱改水承诺举证。我县旱改水承诺举证7个项目面积1858亩。经整改,种植水稻面积1306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耕地占补平衡有助于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增加土地资源的供给,不仅有助于保护耕地资源,还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使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地质灾害防治。存在问题: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防范难度较大,防治经费不足,应治理的地灾隐患点不能全面治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少数群众对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依然不强,科学防范地质灾害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改进措施:一是继续加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力度,进一步增强全县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三是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二)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存在耕地闲置甚至撂荒的风险。同时,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足,生产效率低下‌。改进措施:采取经济补偿等激励措施,鼓励用于适度规模经营和粮食生产,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签订管护协议,确保新增耕地长期稳定利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在县委、政府及县局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做好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保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牢耕地红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