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苹果产业发展服务。苹果生产科技、开发、生产和低产果园改造的管理和技术指导;苹果产业教育培训。 | |
住所 | 黄龙县农业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贾龙 | |
开办资金 | 7.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1.64万元 | 357.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龙县果业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指标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县苹果11.8万亩,预计总产量13.493万吨,占比112.35%,产值7.421亿元。间伐0.1034万亩,占比103.4%;挖旧建新0.1565万亩,占比521.67%;改造提升0.214万亩,占比214%;创建美丽果园4个,占比100%;创建高质高效示范园4个,占比133.33%;创建亩均效益冠军园2个,占比200%;新建智慧果园1个,占比100%;新增防雹网0.2095万亩,占比104.79%;新增冷(气)库0.27万吨,占比135%;新增采后处理示范点1个,新增社会化服务组织3个,100%完成任务。(二)、三园建设凸显成效。聚焦苹果产业“种好、管好、卖好”三大定位,新建省级矮化密植无支架“3332”模式示范园1005.53亩,蹚出了适宜黄龙苹果栽培管理的新路子,得到省市首肯。推行乔化果园间伐减密度为主的树形改良79.1亩,推广以覆膜生草、滴渗灌配套、增施有机肥为主的节本增效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促使黄龙老旧果园焕发生机,提质增效,矮乔双园“齐头并进”。建成黄龙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圃和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基地8亩,收集保存种质资源20份;续建隔离护栏2000延米;为陕西猕猴桃产业带北移、进驻陕北、落地黄龙山开辟新路径。(三)、创新模式抱团发展。投资420万元购置果业全程机械化设备294台(套),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果农”托管服务,3个社会化服务示范点涵盖“耕、管、防、收、售”环节全程服务。全年托管服务7300亩,亩均降成本150元,节省109.5万元。(四)、奖补政策持续发力。县政府连续6年出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奖补办法,苹果产业奖补占比50%以上,涵盖“3332”模式示范园、防雹网、间伐、“双园”创建、反光膜回收处理等7方面。2024年果业奖补资金848.371万元,加快了黄龙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五)、干部实干担当有为。聘请原延安果业研发中心4名专家成立黄龙苹果技术领军团队,组建技术服务队3个,举办培训18场次,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遴选“土专家”21名,培养120名“乡土人才”。编印《黄龙县苹果“3332”模式建园技术规范》、《黄龙县苹果周年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3000份口袋书、宣传历。坚持领导包抓和技术负责人指导,实行周管理清单制,季度评估,年度总结,持续跟进落实,新技术、新理念走进田间地头。中省市县媒体发表文章30篇,协办“延安苹果产业链建设现场观摩会”,参加延安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升级战略规划发布暨宣传推介(北京)活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今年较去年苹果产值幅度较大,产值7.421亿元,有机苹果、富硒苹果、新优品种苹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高端苹果得到市场认可,苹果产业在各个方面都是稳定上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果业重大项目规划储备较多,但能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链的优质项目落地较少;二是我县果农人均果园面积和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大,急需社会化服务解决用工难问题,但因涉及环节较多,质量、投入把控较难,仅在机械化服务方面有所突破,服务环节单一、效果有限;三是关联业发展不足,配套农资以外调为主,预冷冷藏、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以外包服务为主,关联产业发展滞后,关键环节薄弱;四是现有果业龙头企业以冷藏收购、大宗档口销售为主,细分市场销售能力不足、中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带动产业链发展能力不强;五是三产融合度较低,果业金融、果业文化、果游观光等缺乏有效支撑,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不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稳。稳规模:2025年苹果面积稳定11.8万元,产量达到14.18万吨以上,产值达到7.94亿元。二改。改品种:建设苹果无支架密植高效“3332”栽培模式瑞雪、维纳斯黄金、秦脆、红思尼克、瑞香红等新优品种1147.57亩(石堡镇169.78亩,崾崄乡54.31亩,三岔镇792.5亩,界头庙镇130.98亩)。改老园:实施优果计划,规范果园间伐,建议一般树龄在10以上乔化结果大树、郁闭果园、果树健壮、原貌较好,具有较好的生产能力,采取隔行间伐、隔株间伐方式进行,提升管理水平,全力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村镇县逐级申报备案,专家组审定符合要求的,开展间伐265.5亩(崾崄乡15亩,三岔镇203亩,界头庙镇47.5亩)。三减。减农药: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天敌控害等绿色防控技术。普及控肥控药的“肥药双减”技术,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减化肥:通过增施有机肥、配方追肥、豆菜轮茬三肥并举,确保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全面提升果园土壤肥力。减劳力:实施机械强果,推进3个果业社会化服务点建设,同步转变栽培模式,突出宽行密植、格网立架、草布相间、省力生态等模式,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实施省级果业专项支持项目,集成应用无人机、弥雾机、作业平台、机械耕作等新装备,提升果园机械化水平。四提升。提管理:聘请专业团队专家领航,成立县镇村组四级架构果农人才队伍,印发宣讲《苹果生产技术规范》,抓点示范、请进来讲、带出去学、现场实训、能人帮带等形式强化果农培训,开展“大培训”、“大观摩”“大比武”,提升果农整体素质,培育新型3个果农服务队20名。提质量:积极创建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持续开展“三园创建”,连片发展高效园2000亩,逐步压减低质低效园。提品牌:以“媒”为介做靓“黄龙苹果”,坚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品牌授权15家。积极参加“果博会”、“丝博会”、“西洽会”开拓销售市场,利用2家商超和6家批发市场和12家网店,开展线上线下互动销售。提效益:加大绿色有机苹果认证基地建设;力争全县商品果率达到85%以上,优果率达到65%以上,苹果“论堆卖”变为“论个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