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31 08:37
单位名称 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民负担、农村财务、农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经济体系管理。
住所 黄龙县环城路
法定代表人 李卓
开办资金 12.7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86.11万元
网上名称 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主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扭住“一个抓手”,持续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坚决扭住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工作这项抓手,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合同清查及款项追缴等工作,逐步建立了“主体清晰、程序合法、要素齐全、内容规范、执行有序、监管严格”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机制,有效推动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持续夯实农村经济基础。(二)把握“两个关键”,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活力。牢牢把握促进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两个关键点,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势,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活力。(三)抓好“三个要素”,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狠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推广使用“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平台这一要素,持续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四)落实“四项措施”,全面做好“三资”监管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严格落实责任明确、整改到位、强化督查、建立机制四项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二、取得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领域。一是截至目前,共计收集登记合同3127份,涉及合同标的6120.35万元,审查出问题合同3120份,完成整改3120份,追缴合同欠款161.12万元,新增合同价款9.14万元。县镇村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自下而上开展逐级研判验收,目前县级已完成自验。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加快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录入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备案3092份,面积7.27万亩,全市排名第三。截至目前已完成补正补录工作。三是9月底,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各县区2024年上半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考评情况进行梳理打分,黄龙县0.88分,全市排名第一。开展仲裁调解案件1起,全市排名第一。(二)农村集体资金领域。重点排查了村级办公经费支出是否合规;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等现象,同时按要求全面使用“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目前全县47个行政村已完成账套录入工作,村集体经济建立比例为100%;组织会计账簿建账比例为100%;会计账簿初始化比例为100%;会计凭证录入380笔;资产资源卡片录入数量8083个;集体经济合同录入3141份,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财务资金线上审批、线上支付96笔。(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领域。2024年以玉米、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防、收为重点的托管服务面积达到8.13万亩,覆盖农户1536户。培育家庭农场11家、合作社5家,认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三、存在问题。(一)农经队伍专业素质不足。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对新技术、新政策、新业务掌握不够。(二)农村财务人员管理有待提升。部分农村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账目混乱、凭证缺失等情况。(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困难。新型经营主体,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普遍面临融资困难问题。金融机构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审批门槛高,额度低,缺乏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金融产业和服务。此外,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多数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市场营销知识,制约了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四、整改措施。(一)加强农经业务知识的学习、交流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二)积极和主管局、人社局对接,招录农经业务专业人士,共同为农经工作充实后备力量。(三)积极争取资金,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和土地流转工作。二是抓好合作社、家庭农场提质增效及监测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三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四是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的鉴证和不规范合同的完善工作。五是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工作,做实做优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工作。六是做好“陕农经”平台的推广使用。七是加大对省市农业部门沟通对接力度,争取25年中省各类项目资金落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度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