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5-03-31 08:14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文艺创作组织;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东湖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吕忠强
开办资金 367.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4.29万元 422.39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精心筹办系列群众文化(非遗)活动。春节前隆重举办“春联送祝福,翰墨喜迎春”送春联送年画活动,前往镇村和企业义写春联15场次;拍摄“视频直播家乡年”《灯笼》《年画鸿运》《拜新年》等短视频并组织线上展播活动;“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展播9期;先后组织举办“丹青溢彩翰墨迎新”庆元旦书画摄影作品网络展10期;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系列活动;“泥韵龙辉魅力非遗”凤翔区第四届泥塑绝活大赛;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游东湖园林品非遗雅韵西府曲子演唱活动;“崇德尚艺”公益文化(二胡、美术、舞蹈、剪纸)培训“崇德尚艺”暑期少儿培各1期;总分馆舞蹈骨干培训1期,罩金漆器技艺培训班2期;组织“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 致敬最美劳动者”宝鸡市凤翔区文化志愿者进企业慰问演出;“庆七一颂党恩”系列文化活动、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年流动文化服务8场次、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化(进景区)惠民系列活动4场次;指导东关社区、东湖社区、中银富登银行举办群众广场舞3场次;隆重举办在举办凤翔区第八届群众秦腔大赛。二是积极参与省市各项群文活动,“龙韵华章展新颜”全市新春主题作品展报送16幅,2幅获二等奖,1幅获优秀奖,9幅入选,凤翔区文化馆获得优秀组织奖;协办2024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大地欢歌,舞动三秦”宝鸡市广场舞大赛,我馆报送的广场舞作品《泥塑人家》获二等奖;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戏迷大赛”暨“秦之声·戏迷大叫板”活动中,选送4名选手,3名选手成功晋级省赛;组织西府曲子团队参加榆林市举办的“全国民歌展演”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非遗资源挖掘持续深化。1.加强项目考核管理,完成26名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工作;组织举办了市、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会,完成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推荐申报10位宝鸡市凤翔区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个单位申报宝鸡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传承单位;酒海制作技艺、凤翔土布织染技艺、竹园打铁花正在报送第八批省级非遗项目。2.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举办凤翔区2024年“我讲家乡故事凤翔非遗少年说”演讲大赛;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六一”体验木版年画,端午节体验香包制作和马勺脸谱,“崇德尚艺”公益文化直播活动;联合驻凤某部队开展“非遗进军营”活动;积极参与省、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展示活动。报送剪纸作品参加第二届宝鸡市“非遗里的清廉”优秀剪纸作品展。组织凤翔木版年画、罩金漆器参加2024年驻华外交官宝鸡行活动、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新明和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邰立平参加“与辉同行陕西行”直播宣传工作。二是高质量完成场馆提升与免费开放。提升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我馆年初全面完成非遗展厅升级装修并完成布展,并隆重举办“魅力凤翔多彩非遗”非遗展厅开展仪式。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结合总分馆建设要求,分别在东大街、西城等8个社区开展“非遗在社区”展览和培训,充分将公共文化服务下沉至基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目前凤翔区已启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项目,区文化馆争创全国文化馆二级馆评估等级,区文化馆硬件设施还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包括馆舍面积不足4000平方米,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欠缺。区文化馆现已实施新馆建设项目及凤翔区数字文化馆建设项目(包含数字非遗展馆建设),争取在2025年达到全国二级文化馆评估验收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县(区)创建标准。四、2025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继续以文化惠民为主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竭力营造活跃、丰富的文化环境。一是推进特色、重点任务落实。完成国家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工作、争创国家二级公共文化馆、启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申报工作、完成省级保护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完成数字文化服务项目,搭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制定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规划、完成非遗资源普查。二是筹划好群众文化(非遗)活动,举办“年画鸿运”凤翔木版年画展、秦腔自乐班大赛、少儿书画大赛、西府曲子培训,增设非遗在社区项目服务站点、举办“崇德尚艺”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公共文化服务不断面向基层延伸。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2024年全国民歌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授予陕西省非遗保护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文化润心艺路同行”崇德尚艺文化培训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