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 | 汉阴县城关镇中心卫生院(汉阴县城关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汉阴县城关镇健康教育中心)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与康复护理,预防保健、妇幼卫生保健及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普及推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技术指导和村医培训等相关社会公益服务。 | |
| 住所 | 汉阴县城关镇太平村 | |
| 法定代表人 | 连荣涛 | |
| 开办资金 | 553.68万元 |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卫生健康局 | |
| 资产损益情况 |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581.5万元 | 582.23万元 |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0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7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事业单位法人名称,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抓实抓细公共卫生服务,用心用情守护群众健康。认真实施“532”镇村一体化管理,将公共卫生、医保、医疗质量、依法执业等重点工作纳入一体化、同质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扎实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行动,提高辖区服务对象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让群众不得病、晚得病、少得病。通过对辖区村卫生室开展16次公卫、医疗业务集中培训和基本公卫服务绩效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确保服务数量和质量提质增效。1.居民健康档案:应建立和已建立电子档案分别为48018份、47714份,建档率99%。全年电子档案累计使用47731份,档案使用率99%。居民电子档案累计开放36528人,开放率达76.8%。2.健康教育:共发放宣传资料30余种13584份;更换宣传栏6期132块;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33期、受众人数10545人;咨询活动88次、参加人数2386人次;播放影像资料791次、时长1692小时;为辖区13399人开展了个体化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及暂住儿童,常规疫苗11719针次,接种率≥95%;新生儿建证、建卡率达100%。对全镇12所小学和6所托幼机构开展了接种证查验工作;充分利用“4.25”、“家长课堂”等形式加大预防接种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审核率均达100%,无甲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漏报情况发生。全年共发生传染病46例,其中手足口病3例、水痘35例、流感3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百日咳4例。5.0~6岁儿童健康管理:儿童总人数3279人,儿童健康检查3181人,健康管理率97%,3岁下儿童系统管理1283人,系统管理率97%。新生儿出生314人,新生儿家庭访视人数308人,新生儿家庭访视率98%,新生儿疾病筛查312人,其中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2人均已转上级医院治疗。新生儿听力筛查312人,筛查率99%,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312人,筛查率99%。高危儿、体弱儿筛查与管理97人,管理率100%,全年围产儿死亡1人,死亡率3.18‰;5岁以下儿童死亡1人,死亡率0.43‰;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3181人,视力不良57人,均已转至县妇幼保健院进一步诊疗。6.孕产妇管理:孕产妇310人,早孕建册308人,建册率98%,产妇产前检查5次及以上、产后访视、孕产妇系统管理308人,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均为98%。高危孕产妇数及管理数261人,住院分娩310人,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0人,死亡率0‰。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辖区常住人口52973人、成人41450人,高血压患者应管理10444人、实际管理3935人、健康管理率37.68%;高血压患者体检3530人、规范管理2986人,规范管理率75.88%;血压控制2815人,血压控制率71.54%。糖尿病患者应管理4021人、实际管理1303人、糖尿病患者体检1280人,健康管理率32.40%;规范管理967人,规范管理率74.21%;血糖控制923人,血糖控制率70.84%。登记管理心脑血管患者229人、肿瘤患者138人。采取上门随访和电话随访掌握全镇慢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并给予心理疏导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病情。8.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6097人,应体检3841人,实际体检4223人,健康体检率69.2%;系统录入4223人,提交率100%。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建档290人,新增管理并建档34人、迁出13人、死亡7人。每季度面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与生活指导,患者规范管理率93.07%、面访率94.92%、服药率82.91%、体检率84.83%。 10.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共出动卫生健康监督协管人员1082人次,累计开展公共场所巡查136次、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及计划生育和食源性疾病300次、学校41次、村级水厂22次、直饮水12次、职业病防治30次;完成了辖区内所有服务对象一户一档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专项行动7次,开展进社区活动6次,累计发放各项宣传资料1600余份。11.中医药健康管理:为辖区5529名65岁及以上老人、1795名0~36月龄儿童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分别为90.68%、85.26%。开展培训4次、讲座34次、咨询活动38次,开设宣传45期、播放中医健康影音资料28种、发放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1种、1984份。12.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本年结核病患者分布在11个村;全年新发登记结核病人20例,上年下转5例,累计结案患者8例,目前正在治疗12例。建立健全与结防机构沟通与协作机制,开展对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追踪、治疗、督导及访视等工作,确保患者全程规律服药,提高治愈率。(二)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当年30种大病专项救治累计48人次,管理服务“高糖结精”慢病患者658人。全面落实“高糖结精”慢病患者每年不少于4次的签约随访,做到“应签尽签,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规范科室设置,配置医疗设备,对多发病、常见病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辖区17个行政村21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要求。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一是以“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为抓手。下发了《优质基层服务行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夯实工作任务,目前优质服务基层行基础版已顺利通过市级专家组验收。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传、帮、带”和“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选派4名临床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全年完成了98人次干部培训。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坚持“大综合、小专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高血压、糖尿病专科门诊、康复疼痛科室建设。配齐配强中医人才队伍,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四是抓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执业注册和依法执业管理。定期开展医疗法律法规培训和依法执业自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准入及授权审批管理,禁止超范围、无资质执业。配齐院感、医务、护理及病案管理人员,常态化深入科室巡查及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提升。(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医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扎实推进医共体工作。深入推进汉阴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1522”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减轻基层群众的就医负担。胸疼救治单元建成并顺利通过验收,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绿色诊疗通道。加强与县医共体总院的影像、心电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提高现有医疗资源利用率,全年共开展远程会诊371人次。二是落实落细便民惠民政策。广泛宣传医保政策,实行定期检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定点村卫生室门诊医保的培训与监管,杜绝四不合理等行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全年门急诊19760人,医保门诊报销2074人次,住院患者报销164人次,医疗业务收入148.17万元。三是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提高基药品种配备率。我院基药使用比例81%。积极推行药品耗材供应“两票制”,药品采购两票执行率82%,网采率95.8%,认真完成各批次43个“4+7”集采品种的带量采购工作,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用药安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个别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医院业务用房紧张,医疗救治能力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部分硬件设施亟待更新升级。3.10个村卫生室无公有化阵地,制约了村卫生室人员流入。(二)改进措施:1.继续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加强辖区医疗机构管理,充分发挥督导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考核结果运用,优胜略汰,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2.积极申报资金,扩充办公房屋,更新相关硬件设施,拓展服务范围,争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升。3.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与村委会沟通,加大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稳定人才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牢牢把握与县妇幼保健院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有利时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县域基层就诊率。2.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控、感控、护理等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医保“四合理”,严守安全底线,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改进并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大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切实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登记号:73266372361092111C2101,有效期限:自2024年7月9日至2029月7月8日。 |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陕西省卫健委“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称号;2024年安康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优秀单位;安康市2024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无诉讼、投诉情况。 |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