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与研究,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汉阴县城关镇北城街45号 | |
法定代表人 | 连荣涛 | |
开办资金 | 85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427.29万元 | 11434.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学科建设成果丰硕。全年招聘引进技术人员61人,外聘名誉主任10名,卫技人员达640人,完成百级人才培养3名,千级32名、万级301名。投入516万元采购设备,开设了麻醉、心身医学、乳腺、毛发等特色门诊,增设心身医学科病区,成功开展了关节镜下诊疗技术、急性脑梗死动脉机械取栓术、拇外翻截骨矫形术等28项,部分技术填补了全市县级医院空白。心血管内科、卒中中心被确定为2024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被确定为安康市二级医院医学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科、肿瘤内科被确定为重点专科培育科室,并顺利完成市卫健委的中期考核,消化内科专家工作站、肾病专家工作站已顺利开展工作。(二)推进三级医院创建和二甲复审。按《陕西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3版)》及《陕西省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4年版》,组织对前置要求27项单项否决指标进行了自查及整改。持续做好三级医院重点监测数据管理,对评审条款任务进行分解,建立工作台账,组织分步实施,每月专题研讨和督导落实,并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指导创建工作,对各项条款涉及的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操作规程等支撑材料进行修订完善,目前被列为参照三级医院监测的县级医院。(三)不断改善就医体验。一是围绕就诊“四少”目标办实事及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推出一号管三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十二条”便民措施,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二是开展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全院护理服务意识,夯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以出院患者及社会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延伸服务94次,为出院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服务,为社会人群进行科普宣传、近视防控、心肺复苏技能的普及,受益群众4000余人,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000余份,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和贴近社会。(四)“智慧医院”建设初见成效。临床诊疗方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医生获取患者信息更加精准全面,诊疗效率大幅提高,限制性技术管理更加精细化,医疗安全与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智慧服务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诊间挂号、先诊疗后付费、床旁结算等便民措施落地,优化了医院业务流程,就医等待时间大幅缩短,就医体验显著改善。智慧管理方面,管理指标运用与智能审核优化流程,病组分析助力精准医疗,运营分析精准调配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始终坚持以公立医院改革和等级医院复审和创建为抓手,以“抓基础、提质量、强专科、大综合”为主线,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千县工程建设,通过加强医院软硬件建设,医院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对外形象不断优化,群众对医院更加信赖,全年接诊门急诊病人40.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39万人次,手术5800余台次,医疗业务收入2.07亿元,各类业务指标持续稳居全市前列,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同时,我单位充分发挥县域医疗服务龙头作用,继续推行“1522医共体建设模式”,统筹三所县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卫生院进行组团式帮扶,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县、镇同质化管理,全县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实现全县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有效救治,基本实现了“小病就近治、大病不出县、健康有人问、慢病有管理”的目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面临断档情况,人才梯队不合理,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部分医护人员工作方法简单,少数医护人员对患者不够热心,对患者咨询的问题回应简单,甚至在医患交流中出现“生冷”情况。(二)改进措施:1.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探索建立体现真才实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大力宣传医院引进医学类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政策,结合现有人员结构和专业学科发展需求,多渠道、多方式招聘引进选拔优秀人才、实用性人才和成熟性人才;鼓励有意向的临床专业人员向紧缺性专业科室流动。2.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文化,以人为本,转变服务方式,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预期、疾病状况、经济能力和各项医保政策,建立良好沟通,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让不同类型人群的患者都满意,提高社会认同。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全力抓好等级医院创建和现代医院运营管理两个重点。一是全面推进二甲复审和三级医院创建,确保6月底前顺利通过二甲复审,并对照三级医院标准逐项提升完善,持续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二是全面加强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组建医院运营管理部门,从强化内部管理中挖掘潜在效益,推动医院运营向更高效、更优质的层次迈进。(二)抓实抓牢学科建设、质量安全和人才队伍三大核心。一是狠抓学科建设,通过巩固重点学科,培育精品专科,巩固20大中心建设成果,探索整合医疗模式,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二是狠抓医疗质量提升,有效保障医疗安全。在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诊疗规范、常规和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巩固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三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引进人才、分层级培养人才、动态管理人才、全方位关心人才,增强医院内驱力。(三)推进三项建设,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成第十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持续加强对口支援及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及医保基金总额控费工作。二是完善服务保障,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改善就医体验。三是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院发展凝聚力。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单位开办资金为8518万元,2024年末净资产为11434.28万元,增加了2916.28万元。主要原因是医院收支结余了2916.28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618017X61092111A1001有效期限自2012年7月1日至2027年6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本单位在全省83所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中,获得基本标准、推荐标准双优秀,并先后荣获市级“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单位”、县级“创争出优秀单位”等29项荣誉。本年度本单位没有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