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

汉阴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0 22:37
单位名称 汉阴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业务办理提供服务。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参保人员登记、保险费收缴、待遇核发、参保信息档案管理等相关服务工作。
住所 汉阴县民主街104号
法定代表人 张帆
开办资金 22.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69万元 25.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4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面实施高质量全民参保计划。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和印发宣传资料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镇进村进园区政策宣传20余次。二是积极引导广大城乡居民选择较高档次参保缴费,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全面落实困难群体代缴保费政策,为8278人代缴保费54.94万元,实现应代尽代,应保尽保。三是紧抓工伤失业保险参保扩面,突出抓好新社区工厂、餐饮服务等重点行业,农民工、快递员等重点人群的参保扩面工作,为47户企业435名超龄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参保。(二)做实抓细业务经办,确保各项惠企惠民政策精准落实。及时准确落实好社会保险“减、缓、免、补”等各项惠企惠民政策和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兑现;坚守保发放底线,规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全年及时、高效、准确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3.8亿元。(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化解经办风险。完善制度联控、部门联动、条块联合、上下联查、隐患联防“五联机制”,严把审批程序、基金支付、信息公示、资格认证、资料真实、疑点数据核查清零“六个关口”,坚持内控稽核、警示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经办人员岗位管理、业务风险防控、信息系统数据权限变更申请、稽核文书“七项制度”,修订出台10项内控稽核规范文书样式,不断提升业务经办和内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四)探索建立多元筹资模式。全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试点工作,全县10个镇新增11个试点村,共为4697名参保缴费群众补助12.95万余元。成功办理个人资助业务21件,收到资金6.3万元,同时倡导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和返乡能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增加养老个人账户积累。(五)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失业保险历史数据清洗、比对、整合,开展参保缴费、转移接续、资格认证等数据整治;与公安、民政、税务、等部门建立《养老社保领域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各险种数据资源共享;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将99个业务事项入驻政务大厅,服务群众五千余人次。(六)强化举措提升社保档案管理水平。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归档管理。严格按照档案归档范围、类别、年限进行分类,坚持“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标准,方便查阅和利用。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定期巡查,排查安全隐患,做好设备使用情况登记,确保档案室的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积极推动各险种参保缴费工作,参保人数逐年增加。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8.39万人,参保率达99.56%,征缴基金2357万元,为8728名特殊人员财政代缴54.9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21户9162人,征缴基本险11243.96万元、职业年金4123.3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303户11009人,征缴基金533.13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参保476户15298人,基金征收531.6万元。(二)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待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年共计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57651人12378.5万元;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3057人24046.38万元,职业年金1362人656.21万元;发放失业保险待遇3048人次319.12万元;发放工伤保险待遇554人次778.59万元。(三)落实养老金调整机制,提高养老待遇水平。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整连续调整两次,增加29元,最低养老金标准达到174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87.96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养老金人均增加147.74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6458.26元;工伤、失业保险待遇严格落实待遇调整机制,各项待遇水平按照省市标准不断增长。(四)深化拓展“人社工作进园区”“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助企纾困,深入园区、企业送政策上门服务,开展集中政策宣传5次,培训265家企业688人次,为全县参保企业减负578.21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经办人员业务政策水平不高。二是基金管理效率有待提升。(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经办机构、各镇社保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讲解各险种政策,着重对养老保险业务经办难点、堵点进行详细讲解,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二是优化社保基金投资及定期存款结构,与财政部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沟通社保基金运行情况,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推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认真落实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就业人员和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二)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拓宽养老保险多元筹资渠道,积极发展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探索个人养老金制度。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和代缴费政策的兜底保障,提高全县养老金标准,不断提升养老待遇水平。(三)扎实开展社会保险高质量参保扩面行动。深化“人社工作进园区”“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强社保政策宣传,变“等客来”为“到企访”,变“进园区”为“驻园区”,变“坐机关”为“送上门”,积极推进各险种参保扩面,确保各项援企稳岗政策广为知晓、落地见效。(四)持续推进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工作,将社保基金专项整治与作风建设、政治学习、业务培训等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业务能力、强化管理监督,健全风险防控监督体系和内控管理规范化水平。(五)全面推行“1+4+5”工作机制,坚持“社保造福于民”主线,以“闯劲”宣传政策,以“韧劲”提供服务,以“拼劲”追讨资金,以“干劲”提升素质;聚焦聚力“安全防范”、“四防”协同、“便民高效”、“精准扩面”、“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加快经办模式转型,持续推动经办服务提质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