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汉阴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0 22:17
单位名称 汉阴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管理公共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公共资产产权管理、报废报损、调剂等审批;出租、转让、开发等运营及收益管理,日常监管和绩效评价等。
住所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凤凰大道47号
法定代表人 尹路
开办资金 247.4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4.47万元 278.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打牢资产管理基础。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制度规定及《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资产日常监管,确保公共资产管理严在日常。根据中、省、市相关制度文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多次修订完善,印发了《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和《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出租管理办法》,“两个办法”从根本上规范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和房屋出租的审批权限、行为、方式、流程等,有利于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二)开展资产条码化验收。实施资产条码化管理能够全面提升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2024年7月组织开展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条码化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核查验收工作,全县90%以上单位完成了该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资产底数清晰明了,固定资产基本实现了“一卡一物一账”管理,确保了账实、账账相符。(三)全面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要求,迅速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范围内开展数据资产清查,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台账,全县总计数据资产233条,并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旨在提高各单位对数据资产的认识和重视,加强对数据资产的理解和学习,释放数据资产价值,防范和化解数据资产风险。10月25日,在业务培训会上组织参训人员系统学习《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四)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力度。一是将办公用房进行优化调整,2024年县乡村振兴局并入县农业农村局后腾空,将新成立的县委社工部和县统计局调整其使用,提高了办公用房使用效率。二是针对当前公产中心集中管理的商铺出现闲置的现状,及时制定了下降商铺租金和灵活出租的政策,报政府审批后实施。三是注资方式壮大国有资本,2024年将54处低效房产(评估价值为4089.32万元)注入到县乡村振兴集团及子公司,凭借市场手段,最大化发挥资产效益。四是将产权既明晰、又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的闲置资产依法依规公开出售。如:原涧池镇种子站房屋、原扶贫局办公楼进行公开拍卖355.5万元。五是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不常用的无人机纳入统管,交县交通公司统一运营、维护,构建手段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无人机管控体系和长效机制,发挥无人机最大效益。(五)全面实施公物仓实体建设。印发了《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实施方案》,将闲置、低效(达到报废期仍具有使用价值的)的资产纳入到实体公物仓管理,定期发布仓内资产信息,单位采购新的办公家具和设备时,优先从公物仓调剂(借用)。截至目前,县档案局搬迁新办公楼、县乡村振兴局并入农业农村局、县社会治理中心调整用房等单位的闲置资产进入实体公物仓428件,价值约101.03万元,调剂20个单位使用资产308件,节约资金77.38万元。(六)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构建“4+N”国企架构,成功组建汉阴县智融大数据集团公司,全力支持全县数字经济发展,聚焦五大产业链,深耕园区经济、乡村振兴、文旅交通、数字经济、新型城镇、新能源6大业务板块,切实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持续修订完善国资监管、科学考核、包联帮扶等系列办法制度,促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公共资产管理方面。严格履行资产购置和处置审批程序,全年共计审核资产购置596批次、购置资金3408.88万元,全年审核资产处置80批次,资产处置原值3351.72万元。加强经营性资产经营和管理,2024年完成公共资产收益2395.52万元,全县经营性门面房收入138.13万元。(二)国有企业管理方面。2024年度,汉阴县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50.3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纳税256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资产盘活利用力度有待加大,存在部分铺面(马道巷门面)和资产闲置现象;二是资产管理条码化工作有待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国企债务基数大,发展负担重,国企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不足。(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根据市场情况组织调研,对经营性资产租金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二是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进一步完善资产的条码化,提高资产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大企业监管力度,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县属国有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严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严格落实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坚持月报年报,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加强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长期发挥效益。(二)加强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在全面摸清全县国有资产、自然资产、扶贫资产、公共资产和村集体资产的基础上,围绕国资“五大”功能,按照充实办公用房一批、服务民生事业一批、支持产业发展一批、盘活市场经营一批、壮大国有资本一批、支撑重大项目建设一批的“六个一批”工作措施管好盘活国有资产,进一步在智慧化国资管理、资产盘活利用、项目策划招引、提升融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好国资的价值和功能。(三)全面提升国企经营能力。聚焦全县六大产业链,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探索将城区弱电管网、物业管理、土地收储、矿砂开采等有关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事项移交国有企业管理,拓展国企经营范围。不断修订和健全国资监管制度,强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全面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扎实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逐项破解企业承接资源、资产、项目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消除企业发展瓶颈壁垒。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