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初级中学

汉阴县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30 22:06
单位名称 汉阴县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72号
法定代表人 牟明靖
开办资金 3061.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45.4万元 3847.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优化管理,提升办学水平。1.夯实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修订教师评价细则、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轮岗交流等制度体系。加强教学常规,实施一体化管理,规范各校区的课程实施、计划落实、教学过程、质量监测、校本研训等环节的工作要求,提升效能。加强工作督导,每月进行1次校内常规检查,每学期组织1次集团校区联合督查。本学年校内自查7次,教育集团联合督查2次,在12月全县中小学常规教学督查中获好评。2.注重教师培养。加强校本研修,深入推进“343”教研模式,本年度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17节、新教师过关课46节、中老年教师创新课13节,推门听课124节次。加强新教师培训,对近五年新入职的44名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开展为期13周的业务提升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国培计划、暑假集中培训教师参与率、合格率均达100%。完成第二轮教师资格注册,对全体教师的师德表现、工作业绩、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全面审验,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二)五育并举,提升教育质量。1.德育为先,培根铸魂。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清明“诗祭”、中秋“情系群众”、重阳“孝润童心”、国庆75华诞合唱比赛等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怀;志愿服务、红色之旅研学培养学生实践精神。一系列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2.智育为重,减负增效。坚决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开齐开足课程,实施分层作业,加强学法指导,探究“智趣共融”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课堂学习效果提升。组织开展学科特色活动,如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困生帮扶机制,培优补弱,学业水平整体提高。3.体艺为辅,健体润心。强化体育、音乐、美术学科常规教学研究,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科技展“一会两节”,体育教学、课外运动、眼保健操、广播体操“两课两操”,彰显学校“尚德崇文、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开设艺术、科技、语言、体育四个大类45个社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东校区(原月河初级中学)与校本部一体化管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东校区增加300个学位,缓解城区学位压力,消除大班额。校本部发挥师资优势,为东校区充实17名骨干教师,显著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2.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1级973名学生(含东校区)全部完成初中义务教育,830名毕业生升学到高中、职中学习,升学率85.3%,毕业率、巩固率均达100%。3.控辍保学,精准资助。全年开展控辍保学110人次,500余名留守儿童实施结对关爱机制。落实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全年精准资助640名学生,共计67.2万元,确保无一人因贫辍学。春、秋两学期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4.创先争优,提升办学水平。成功创建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第四批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安康市先进教育单位,办学成效显著提升。本年度,学校荣获20项县级以上荣誉,教师获得58人次县级以上荣誉;学生获得221人次县级以上荣誉,师生不断进步,学校持续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凸显,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2.现有制度体系与教共体集团化办学模式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共体管理体系。(二)改进措施:1.实施“名师引育计划”。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合理调配学科教师;激活教共体内教师交流,优化教师年龄、学科结构;每年引进研究生学历高层次人才1-3名,教师队伍后备力量。2.加快教共体建设步伐,修订完善教共体教师评价考核、教学教研管理、轮岗交流、财务管理等关键性工作制度,规范执行教共体“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创新教共体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发挥教共体核心校引领作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特色。二是推进“五育融合”课程建设,创新劳动教育、科创实践模式,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建立留守儿童关爱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学校开办资金3061.74万元,2024年末净资产合计3847.91万元,较开办资金增加了786.17万元,主要原因为:东校区固定资产值增加258.85万元,通用设备类资产增加527.32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受奖励情况:本年度,学校被安康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本部荣获陕西省青少年科创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安康市五四红旗团委、汉阴县先进教育集体等21项县级以上荣誉。诉讼投诉:本年度无诉讼,无投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