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双河口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 | |
法定代表人 | 邝吉军 | |
开办资金 | 9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69.63万元 | 996.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1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教师队伍发展。为全面提升双河口镇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开展多项措施,推动学生素养提升和教师队伍发展。1.学生方面。学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结合乡村特色和学生兴趣,开设乒乓、阅读、科技、农耕文化等社团,邀请本地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和校外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通过家校合作、班级评比、榜样示范等方式,强化学生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安全意识管理上,学校联合交警、消防、卫生等部门,定期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防灾等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应急演练,发放安全手册,并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平台加强家校联动,构建全方位安全教育网络,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教师方面。学校从常规管理、工会关爱、教研培训考核三方面发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常规管理上,学校细化教学常规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教案、作业批改、课堂听课等方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工会关爱上,在节日、教师生日,困难教师方面关爱有加。在教研培训考核上,学校积极与城区优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际教研活动、名师讲座和专题培训,同时依托“青蓝工程”,开展校内教研、课题研究和师徒结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将教师参与教研培训的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教师主动学习、积极创新,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我校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综合素养,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乡村教育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以“五育并举”为核心育人理念,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有机融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方面,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班会、少队日活动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和安全教育;智育方面,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体育方面,举办运动会,增强学生体质;美育方面,开展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劳育方面,结合家校资源,开展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同时,通过庆祝“六一”儿童节、重阳节志愿者活动、卫生纪律评比等,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劳动育人方面,学校建立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种植、养殖等活动,培养劳动意识和技能。同时,与家长合作,开展“家校共育劳动日”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如家务整理、农田劳作等,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通过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动力。(三)关注特殊群体,助力健康成长。学校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通过控辍保学资助活动和家访资助落实,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学校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定期排查学生辍学风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精准资助,发放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减轻家庭负担。同时,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宣传资助政策,确保资助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学困生,学校实施“教师1+n”帮扶计划,即一名教师结对帮扶多名学困生,通过课后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方式,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为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为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学习的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学校组织党员教师团队,根据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定期上门授课,内容涵盖文化知识、生活技能、康复训练等,帮助残疾儿童提升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学校还为残疾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其学习进展和身心发展情况,并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指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和康复过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落实资助政策,做好资助工作。我校处在全县的北部山区,留守儿童居多,信息不发达,很多学生家长对教育资助政策不了解,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师生帮扶方案,组织教师通过家访、微信群、家长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积极宣传政策,加强扶志工作。二是落实义务教育,做好控辍保学。本年度小学我校共开设1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数271人,幼儿园6个班,共有幼儿数90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100%,确保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孩子能就近上学,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三是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助力健康成长。学校切实保障了残疾儿童的教育权益,根据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定期上门授课,帮助残疾儿童提升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助力其健康成长,确保了全镇无一个学生失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名师引领示范,由于我校教师人员变动较多,绝大多数都是上岗不久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存在诸多不足,业务能力有待提升。2.日常管理有待加强,少数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工作热情不高。(二)改进措施:1.继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与教研活动,重视师资力量,利用多方面资源努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2.加强常规管理,细化各项工作,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抓师德促规范,强化岗位练兵,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师德水平和整体实力,在管理上出实招。二是抓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各功能室作用。积极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全面开齐开足课程,抓好教研与校本研修,全力提升教育质量。四是抓安全保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