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科创与产业统筹中心

镇巴县科创与产业统筹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0 16:50
单位名称 镇巴县科创与产业统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科技资源统筹管理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负责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创新人才库、技术需求库及科技成果库“三库”信息管理工作;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镇巴县人民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周自杰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41万元 144.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指标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0.73%,较去年增长20%以上;新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5支,新增市级以上科技经纪人12名;举办成果、产品、场景等路演对接活动5场,线下路演推介项目26项,吸引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申报陕西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项,争取项目资金290万元;培育省级瞪羚企业3家,占全市新增瞪羚企业的33%;组织实施中药材涉农资金项目11个,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与资金支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招商引资5000万元。镇巴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设立;巫山淫羊藿、药用大黄种植基地顺利通过验收获得省级GAP药源基地认证;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主编的《镇巴药用植物志》出版发行;完成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天麻三个团体标准的编制发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促进高能级平台建设。今年以来,培育数字电商平台与产业协同创新市级专家工作站5个,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个。(二)创新主体培育。成功培育瞪羚企业3家,占全市新增瞪羚企业总量的33%,实现了我县瞪羚企业零的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60家;新增在孵及毕业企业6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家。鼓励规模以上企业积极开展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73%以上。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完成技术贸易成交额1.25亿元,较去年增长30%。(三)主动作为,完成科技项目申报。今年共组织申报区域创新项目3个,省级一般性科技项目14个,“科学家+工程师”团队项目4个,争取项目资金290万元。(四)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对接高校,举办路演5场,线下推介项目26项,吸引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今年8月,组织《镇巴药用植物志》发布暨中药材产业发展座谈会,为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核心支撑。引进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替代技术,示范种植30余亩,进一步减少菌材用量、简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天麻食用口感。(五)引育人才,助力产业创新。,引育高层次人才65名,培育科技经纪人12人,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人才团队4个,建立科技“三结合”示范基地3个,选派三区人才27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六)中药材全产业链有效提升。一是依托陕西金慧方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和镇巴越泽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申报的巫山淫羊藿、药用大黄GAP示范种植基地已认定通过并取得授牌,进一步擦亮了镇巴中药材名片。二是部省联动项目稳步推动。已建成大黄种源基地150亩,组织培训1120人次,发布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天麻3个生产技术规程。三是2024年中药材产业项目实施11个,共带动农户885户,其中脱贫户、监测户742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七)完成固投和招商。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1.5亿元、招商引资5000万元,与徐州金泰银杏贸易有限公司达成建设银杏叶加工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引进资金5000万元。三、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是创新主体不强。科技型企业总量不大、质量不优,大多企业创新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意识不强,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不高,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在中低端水平。二是企业研发投入比较薄弱,成果转化落地较少,应主动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协作的创新意识。三是创新人才引育与发展需求还不够匹配,技能人才和高技术人才偏少,难以满足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确保镇巴秦创原建设位列全市第一方阵,培育省级瞪羚(潜瞪)企业2家以上,争取落地省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或新型研发机构1个,争取创建市级实验室1个,吸引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个以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2项以上;新增“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8000万元以上,增长10%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