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区纪念馆博物馆提供管理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负责纪念馆博物馆的实物征集和改陈布展;负责纪念馆博物馆的游客接待及讲解服务;负责全区各纪念馆博物馆设施设备的维修、使用、保养及日常维护。 | |
住所 | 榆阳区金沙路与红山路十字东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呼高军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8.74万元 | 1935.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纪博中心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文旅文广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攻坚克难,争先进位,助力提升榆阳文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平稳运行。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注重党建引领强化履职尽责能力1.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一岗双责、“三重一大”制度,与中心场馆、股室负责人签订廉洁责任书,落实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研讨交流、观看廉政教育系列视频6次;支部书记呼高军讲授专题党课十余次,通过各类会议及活动,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不越违纪红线。2.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以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在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加深对重大思想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的理解,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4月份,中心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动员中心上下以“人才纪博党旗红”党建品牌为引领,以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关系为工作思路开展各项工作;今年6月,区政府为陕北民歌博物馆新招聘53名工作人员,并参与了人社局、西安音乐学院为期近一个月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7月份,组织文艺团队开展“忆初心强党性”七一主题党日活动,走进青云村幸福院开展慰问演出;9月份,邀请国际注册专业礼仪培训师冯美丽对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学习班,以高标准服务全力助推各馆接待服务水平稳步提升;10月份,向主管局、财政局、区政府汇报协调,为中心十馆讲解员、演唱员统一定制工作服装,进一步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保证各项接待工作的正常开展,树立文博队伍的良好形象。3.助力乡村振兴。中心派驻2名党员干部分别到小纪汗镇井克梁村、奔滩村担任第一书记,配合牵头单位区文化馆派驻1名干部到上盐湾镇高家湾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选派7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做到了帮扶全覆盖。在强化乡村治理方面,落实众多举措,在井克梁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选定十组赵家伙场13户村民,铺设入户道路,翻新牛羊圈舍,发展“伙场经济”,申报村幼儿园和蔬菜大棚项目,壮大村集体产业发展,安装四组和七组健身器材篮球架各2套,安装四组路灯35盏,新建乡村文化长廊10个,新修一组和十组水泥道路1.5公里;在奔滩村整治长可路道路两侧和家庭院落的环境卫生,帮助老龄群众完成复审工作,协助村委落实好土地卫片图斑矢量数据及信息核实等工作;在高家湾村配合村委完成本村脱贫户、易返易致贫户2024年种养殖业需求摸底统计工作及种植业项目实地目测验收工作,做好脱贫户、监测对象及村级干部2024年春节慰问品发放落实到位工作,入户排查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报警器安装情况,开展防返贫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敲门入户和用电保障问题大排查工作。(二)注重创优提质以服务游客为中心1.抓安全管理。成立了由主任呼高军为组长,副主任许平为副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与各馆年初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陕北民歌博物馆、夫子庙“六馆”分别组织开展了消防应急演练2次,消防安全培训2次;针对省安委办重点督导帮扶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对其中能立即整改的已整改完毕。一年来,无安全事故发生。2.抓旅游接待。为切实解决旅游旺季中游客参观撞团问题,中心实施半小时制预约参观制度,通过实施分时段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错峰参观,制度实施以来初见成效,截至目前,未再现因撞团导致的游客投诉。各馆严格落实免费开放政策,满足社会公众日渐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一年来,陕北民歌博物馆接待政务团980次、研学团280次、游客181099人次,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接待政务团13次、研学团6次、游客6200人次,张季鸾纪念馆接待政务团17次、研学团114次、游客17000人次,夫子庙“六馆”接待政务团301次、研学团137次、游客271763人次,胡星元纪念馆接待政务团53次、研学团5次、游客45000人次。“十馆”累计接待游客521062人次,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3.抓文化活动。4月份,中心联合教体局以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俗博物馆、算盘博物馆藏品资源为基础,开展了联合师资培训讲座活动,培训逾100多人次,建立了馆校合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教功能;7-8月份,中心联合团区委、区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俗博物馆、算盘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开展“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公益培训,培训近50人次;分别组织文艺团队在帮扶村小纪汗镇井克梁村、奔滩村、上盐湾镇高家湾村及夫子庙步行街区开展陕北民歌、陕北说书文艺展演,进一步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传承发扬了陕北文化;8月份,由陕北民歌博物馆参与主办的陕西省百名艺术家走进百家养老机构献爱心活动启动仪式在陕西蓝田白鹿溪谷举行,博物馆组织文艺人才先后两次走进养老机构献唱陕北民歌,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文化惠民成果;《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5》书籍目前已进入后期排版校对阶段,通过挖掘民歌故事,彰显陕北民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浑厚底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抓数据管理。一是对已备案的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的1425件藏品建立起了藏品总账、分类账目和藏品数字查询系统;二是开展展厅展板内容纠错工作并及时修改数据;三是完成陕北民歌博物馆“榆林市文物综合监管平台”新增808条藏品信息,补全5630件(组)藏品信息;四是开发网页自动补全系统,整体测试、调试、修改、优化对外系统,确保数据库藏品正常对外开放。5.抓文创工作。一是抓文创研发。新研发产品有民歌广播、老虎系列枕头、鞋及陕西十大民歌手系列鼠标垫等,其中民歌广播的设计灵感来自三楼展厅的老广播,极具怀旧复古风,寓意将民歌传播更广更远,该创意产品受到市区领导的肯定;二是规范各馆文创产品销售,完善库房管理系统和文创销售系统建立相关台账;三是积极参加第二届榆阳区文旅推荐展示会,宣传推广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6.抓阵地建设。一是完成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山道护栏和景区外围道路护栏改造升级,园区路灯检修,马棚及第三卫生间改造;二是修缮、清洗了陕北民歌博物馆馆外小广场路面,针对地砖破裂、广场东侧、喷泉、无障碍通道等方面进行修复,保障游客参观环境安全、整洁。7.抓宣传推广。一年来,陕北民歌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44篇,抖音、快手发布作品36篇,累计播放量达21万次。陕北民歌博物馆还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榆林日报》等中省媒体广泛报道;7月份,在CCTV-3央视《艺览天下》节目中,以陕北民歌博物馆为媒介,展现陕北民歌的传统魅力,以时长一小时的深度剖析,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场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顺利完成1月1日至14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榆林·陕北民歌展”榆阳专场工作任务,并在讲解员极度短缺的情况下,选派了优秀的讲解员从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7月2日全程担负了北京展演的讲解任务,确保活动高质量完成,截至目前中心派出陕北民歌歌手、榆林小曲演艺人员、非遗传承人、讲解员等90余人次;配合市文旅局开展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榆林·陕北民歌展”的展陈工作,共计借展陕北民歌博物馆藏品119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3月份,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被榆阳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被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命名表彰为陕西省统一战线教育基地;5月份,陕北民歌博物馆被陕西省平安景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授予陕西省平安景区称号;7月份,陕北民歌博物馆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榆林市人民政府“榆林•陕北民歌展”优秀组织单位奖;10月份,民革中央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命名为民革党史教育基地。三、存在的问题(一)场馆宣传推广欠缺。新媒体宣传缺乏有效的宣传策略,内容质量及创新度有待提高,使得纪念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有限;(二)场馆智慧化建设滞后。各场馆智慧化建设进度缓慢,缺乏线上预约系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配合完成好陕北民歌博物馆升级改造工作。将提升改造工作与博物馆日常工作相结合,集中展示博物馆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二)开展多元化业务培训。坚持讲解员和演唱员专项培训,举办干部职工能力提升培训,与区教体局联合开展师资培训活动,不断发挥博物馆社教功能。(三)做好日常接待工作。进一步做好日常接待讲解工作,提高各馆接待服务能力,力争游客满意率达100%。(四)创新性开展文化活动。依托各馆文化资源,扩大陕北文化对外宣传影响力。(五)推进文创IP开发。加强推广和品牌建设,破解文创发展难题,擦亮“陕民博文创”名片,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为目标,推动纪念馆博物馆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整理出版《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系列丛书6,积极参加对外宣传和展示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