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移民搬迁事务中心

陇县移民搬迁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0 11:57
单位名称 陇县移民搬迁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省、市、县移民搬迁工作决策部署及政策规章。负责全县各类移民搬迁工作,承担扶贫、避灾、生态搬迁工作的统筹、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整体推进以及建设项目、资金的安排和管理;负责做好各级移民搬迁领导小组交办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
住所 宝鸡市陇县城关镇北大街9号
法定代表人 马云涛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4万元 11.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国债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县局科学指导下,我中心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对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实施避险搬迁,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累计实施搬迁197户764人,争取国债项目资金2280万元实施152户603人,争取县级财政资金500万元实施45户161人。河北蛇山避灾搬迁点作为2024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点位,先后受到了市移民办和全县各级好评,工作做法在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动态第四期刊登。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和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协调推进工作,做到目标、责任、任务三个明确。二是现场调研指导。我中心多次深入安置点现场会诊,解决存在问题。筹备组织召开了货币化安置动员会、工作推进会等专题会议,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确保了工作按期完成。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印发了《2023年增发国债陇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实施方案》和《2023年增发国债陇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货币化安置方案》,为推进工作奠定夯实基础,科学有效指导各镇开展工作。四是完善前期手续。积极对接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完成了项目立项、可研、稳评、初设、方案审批等前期各项工作;国债资金及省级配套资金已均按要求到位;河北镇东坡村蛇山新区安置点前期手续做到齐全完备。五是完成对象备案。联合镇村干部,入户走访,开展政策宣传,使搬迁群众及时掌握补助标准、协议签订、搬迁安置、拆旧复垦等政策规定,及时确定搬迁对象152户603人。在省市业务指导下,全部完成152户搬迁对象的意愿确定、信息采集和审核备案工作,并逐户签订搬迁腾退协议。六是精准调度系统。及时调度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省避灾搬迁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系统,做到填报数据一致,资料上传及时准确。七是加快项目推进。河北镇东坡村蛇山新区安置点67套安置住房已建成,水、电、路等设施已配套到位,已通过工程质量验收,67户已全部交钥匙;货币化安置85户已全部选定房源并已交钥匙。152户搬迁群众旧宅基地已全部拆除复垦到位。项目总资金228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052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28万元。通过一卡通拨付85户,资金总额1275万元,通过财政系统拨付安置点施工企业1005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2025年1月9日,向县发改局报送了《关于申请2023年增发国债陇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综合验收的报告》(陇自然资字〔2025〕10号),2025年1月16日县发改局出具了《关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增发国债)综合验收的意见》(陇发改发〔2025〕34号),项目已全部完工。(二)多措并举,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工作职责,多措并举服务乡村振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学习各类讲话暨文件精神,成立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暨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暨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厘清职责分工,做到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实帮扶资金2万元,解决群众关注难点、难事5件;捐赠办公桌椅17套、档案柜3个、空调3台;筹措资金3200元,对16户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开展“金秋助学”,资助贫困大学生6名,共计1800元;采购帮销农副产品1万余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情怀、促进乡村振兴。(三)统筹协调,有力保障项目用地。我们争当项目建设的“店小二”和“服务员”,围绕省市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多措并举,统筹协调,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水利、林业等部门,有效解决了建设用地报批组卷的各个环节的问题,用心指导用地单位组卷报地资料,加快了报批组卷工作步伐。积极协调省厅、市局各处室加快用地会审,为项目建设做足用地保障。征集项目30个,编制完成我县2025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全年建设用地报批688.4亩,涉及30个项目,协调财政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60万元,省政府批准用地面积545亩涉及项23个。解决了崇文中学、桃园里、郑嘉新区三期、金域华府等旧城改造项目用地,为县城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保障了大唐、中核汇能、中广二期、中电工程、中能建投等8个光伏项目用地,推动我县新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四)聚焦重点,完成集中整治任务。按照县纪委、县监察委员会《关于印发陇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陇纪发〔2024〕9号)文件安排,为了推进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设立专班办公室,我中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推动,按照要求每周每月按时报送相关资料,全面完成了专项整治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累计实施搬迁197户764人,其中争取国债项目资金2280万元实施152户603人,争取县级财政资金500万元实施45户161人。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县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稳妥安置地质灾害造成的群众,减轻灾害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使之尽快摆脱困境;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品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能起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搬迁后旧址将进行腾退复垦,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水平,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一年来,累计报批建设用地545亩,涉及30个项目,协调财政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60万元,省政府批准用地面积积545亩涉及项23个。解决了崇文中学、桃园里、郑嘉新区三期、金域华府等旧城改造项目用地,为县城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保障了大唐、中核汇能、中广二期、中电工程、中能建投等8个光伏项目用地,推动我县新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45户群众补助资金未足额发放到位。县级实施的45户已全部实际入住并拆除复垦到位。因资金未保障到位,导致群众建房补助资金无法发放到位。二是一些个体企业项目用地需求未能得到保障。因政策等多方面项目,财政资金紧张、或者项目违法等问题,报省市审批不能通过省级会审,一些项目报批周期长,造成项目未能按时开工建设。(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确保资金拨付到位。将45户已纳入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及时录入系统,解决资金问题,确保群众利益。二是统筹协调,推进建设用地报批。围绕省市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水利、林业等部门,积极解决问题,积极对接省市,加快处室审签,缩短工作周期,确保项目用地及时落地。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切实增强做好自然资源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始终坚持人民为本,强化要素保障,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一)全力以赴保障项目用地。积极省市于对接,加快成片开发方案的审核批准工作,力争1月份完成审批,为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报批奠定夯实基础。围绕2025年全县重点项目,积极对接项目部门,多措并举,想法设法,确保全县重点项目用地,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二)全面完成避险搬迁国债项目。一是完善档案资料。我局将按照省市下达归档目录,逐项核对,逐项整理,确保资料规范。二是积极对县审计局对接,对国债项目进行全面审计,确保项目依规依法。三是全面完成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及时完善各项资料,省市验收完成后,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位。(三)完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任务。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2025年任务分工,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年度目标,多措并举、加压奋进,确保完成乡村振兴以及示范县创建工作任务,顺利通过省市县各类检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