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测、抽检、送检、仲裁检测、产地环境及农业投入品检测风险评估和“三品一标”认证申报对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等。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陇马路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龙 | |
开办资金 | 3.6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62万元 | 29.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强化技术宣传培训。1.广泛宣传。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横幅、发放资料等形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法规读本1.5万余册,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宣传4次(期),切实增强群众质量安全意识。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张贴“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宣传画1000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知识手册1000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手册1000册等宣传资料。在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场等生产经营场所悬挂宣传横幅30条。2.对生产主体开展培训。一是加大对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结合日常检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培训,主动告知违法责任二是召开全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培训会,现场讲解合格证的重要意义、开具办法。3.对镇监管员加强培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单位人员和镇监管人员通过学习文件、线上培训、网络课程、实验室实操等方式指导培训乡镇监管站速测检测人员60人次,培训监管对象60场次,进一步提高基层监管人员对合格证的认识和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掌握。(二)抓好绿色食品认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2024年今年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获证产品7个。其中陇县线辣椒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陇县关山尚品的核桃乳、沙棘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晨晖公司的香菇、欣绿合作社的香菇、蛮林合作社的香菇、平菇4个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证书。(三)开展农药残留风险检测。全年完成快速检测样品8012个(酶抑制法6324个,胶体金1688个),其中蔬菜样品5940个,水果1470个,食用菌602个,主要农产品以辣椒、黄瓜、西葫芦、茄子、西红柿、甘蓝、油桃、苹果、香菇和平菇等,突出重点“三棵菜”芹菜、豇豆、韭菜为主。经检测所抽检样品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检测值均在安全值以内,全部合格,检测合格率100%。全年完成定量检测任务175个,合格175个(次),其中蔬菜133个,果品34个,食用菌8个,“三棵菜”样品芹菜1个(次)、韭菜7个(次)、豇豆14个(次),不合格数0个,合格率为100%。(四)完成省、市、县级例行风险监测。省级监测抽检取样75个,市级风险监测抽样20个,受检样品全部合格;省级监督抽查取样18个,市县联合执法监督抽检样品9个,县级监督抽样检测41个。省、市、县监督抽检样品经检测,全部合格。(五)推广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强化产地准出。全县规模化种植业生产经营企业均注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48家生产企业主体注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累计推广承诺达标合格证12.71万余张,带证食用农产品138吨,实现重点农产品安全追溯全覆盖。(六)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一是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牌”行动,制作产品包装展示2个。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宣传展示活动,加大网上宣传展示力度,用足安全县金字招牌。二是全县48家种植经营主体及部分散户纳入监管名录,实行动态监管;健全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推行“红黑榜”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倒逼生产经营主体规范生产,诚信经营,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效能。三是落实属地主体监管责任,与各镇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提升行动,实现机构、人员、场地、规章制度和检测设备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在全县104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服务站点和村协管员,制定了岗位职责和监管巡查、信息上报、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实行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构建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格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工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综合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了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年来,农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存在的问题:1.单位专业检测技术人员缺乏,检验检测任务重,检验检测范围难以拓宽。专业检测人员知识老化,检验检测范围难以拓宽。2.是生产企业自测不能全覆盖,部分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太小,无法达到自律检测条件,只有委托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进行检测。(二)改进措施:1.加大检测工作人员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开展技术培训3场次,提高检测技术能力,扩大检测范围。2.加强生产主体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县镇监管检测能力,开展生产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积极推动农产品优质产出来,安全管出来,品牌树起来,产业强起来,实现全年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巩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二)不断提升监管检测能力,在监管检测体系初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检测设备升级和改造,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稳定监管检测队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持续加强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统一信息化管理,监管工作实现网络化、规范化。(三)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对辖区内种植业农产品开展定性检测8000批次以上,定量检测150批次以上,检测合格率98%以上,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四)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辖区内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每月1-2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五)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特色品牌;组织企业认证“三品一标”,发展农业品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