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民普及农业政策、法规,提供信息和培训服务。农民科技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农业信息采集、整理、发布;组织实施重大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等。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陇马路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海军 | |
开办资金 | 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74万元 | 34.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单位安全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值班制度、门卫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卫生监督执法等各项规章制度,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高举农民教育培训大旗,牢固树立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工作宗旨,按照“构建体系筑基赋能、突破领域扩展层次、提质增效助力振兴”的工作思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团结奋进,以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思路、有力的举措提升了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拓展了培训层次、宣介了培育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一)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4年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以培育“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稳定粮食种植规模,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质量培育效能为主线,坚持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强化管理、精准培育、拓展内容,创新方式,提升层次,发展壮大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精准培育对象,招收符合条件的参训学员100人。在培育工作中严把11关,即(严把培育需求调研关、严把报名入口关、严把教师选聘关、严把“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关、严把考勤管理关、严把教材选用关、严格实训基地关、严把跟踪服务关、严把培育考核关、严把资金使用关、严把档案管理关),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大力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形式,强化模块化培训,围绕乡村振兴,突出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和能力拓展等内容模块,提高了培训的灵活性、实用性、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至目前,综合素养课完成规定学时的101.6%,专业能力课完成规定学时的100.72%,能力拓展课完成规定学时的173.91%,线上学习课完成规定学时的117.15%,实习实训课正在开展之中,学员出勤率达97.8%,参与线上学习率达100%,学员满意度达100%,宝鸡市农业农村局通报显示,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总体走在全市前列。(二)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全速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围绕学用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3+X工程建设,以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就地培养和吸引提升并重,通过转变培训理念、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效果等多种手段,开展了分层次、多渠道、全覆盖、重实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印发各类培训资料1.2万份,举办线上培训班62个,培训农民6495人次。推广辣椒直播技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植技术、玉米单产提升技术、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西甜瓜移栽技术、土豆机械采收等新技术6项;依托冬春大培训活动、“四送”活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培训项目等,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50个,培训农民8781人次。(三)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在农业系统开展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70人;年内共组织农业系统技术干部参加省、市、县各类继续教育培训6场次。通过系统、持续培训,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为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农业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通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促进了主导产业转化升级。从事农业生产群众的科技普及率达到了90%,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份额明显提升。科技在农业生产收入中贡献份额.比上年提高了7%,全县直接间接增加经济收入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在农民培训中,参训人员年龄偏大,妇女、老人多,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二是工作人员太少,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高科技人员较少,工作人员视野不够宽阔工作没有创新,加强自身提升建设,需要走出引进高科技支撑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确保乡村振兴。(二)改进措施:1.以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为抓手,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好以职业农民培育为重点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使全县农民科技素质逐步提升;2.切实抓好项目争取和实施工作。要在抓好脱贫人口素质提升基础上,全面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不断提升科技培训的质量和水平;3.积极筹备启动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层次。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总体发展思路,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导则要求,按照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对照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积极与省市衔接,争取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一个,培训高素质农民100人,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开展。(二)根据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多形式、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期,年内培训农民1000人次,使农业产业大户技术素质提升,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三)扎实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工作,年内培训基层农技人员70人,每人完成培训56学时,发放培训合格证书55份,收集整理培训档案。(四)抓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学员跟踪服务工作,年内跟踪服务300人次。为学员提供随叫随到随时解决难题的便利条件,从新技术应用、信贷融资、到线上线下帮助销售农产品及素质再提升等全方位给与支持,全力保障农业产业健康有序运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