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外资扶贫项目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扶贫开发外资项目的编制、论证、立项、审报和世界银行贷款资金的争取落实,项目区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与省外资管理中心的报帐结算,项目贷款的到期回收和归还。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东大街7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鹏 | |
开办资金 | 4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32万元 | 42.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12月23日,举办单位由陇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变更为陇县农业农村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中心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好日常管理。坚持从源头抓起,制定工作举措,明确目标任务,协调指导项目合作社货物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后续运营等,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举措。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年初,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和6家项目合作社理事长、价值链企业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回顾工作,分析存在的短板弱项和改进措施,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所实施项目的目标要求,起草工作要点,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全年工作高效开展。二是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针对全县项目进展实际,统筹协助员以及工作人员力量,将2024年重点工作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到项目,形成了中心领导负总责,分管干部联系包抓责任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工作任务清、责任实。三是强化管理措施,项目有序推进。组织项目村召开村民大会,讨论落实项目实施的后续管理办法,指导项目单位按经营性和公益性,梳理项目资产清单,制定世行项目后续管理措施,针对管护难点、堵点精准施策,推进世行项目良性发展、持续增效。四是全面查漏补缺、认真扎实整改。针对今年5月份省审计厅审计反馈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对项目区项目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同时根据各合作社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运营情况、管理能力等不同层面,对实施的项目逐一进行自查自纠,查漏补缺,督促所有已建成完工项目投入正常运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二)抓好生产经营。截止年底,6家项目合作社和2家价值链延伸企业累计完成投资7813.15万元,其中世行资金完成3883.85万元,完成率112.82%。一是合作社逐步转入规范化运营。在项目支持下,6家合作社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设施设备得到补充完善,个合作社运行良好、收益增加。其中:清泉辣椒专业合作社投资917.99万元,今年以来为社员推广了标准化、规模化辣椒种植新模式、新技术、品种改良、产品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服务,有效增加社员收入,全年实现盈利2万元。丰田蜂业合作社投资312.67万元,合作社通过推动单一蜜蜂生产向中蜂保护、良种繁殖、产品开发等方向转变,基本形成绿色食品、康养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元化产业体系,全年实现盈利16.29万元。陇县金脑袋核桃专业合作社投资265.06万元,依托项目扶持的机械设备,拓展了农机服务,顺应市场变化,通过承包、租赁机械、核桃地套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300多亩,收入11万余元,为社员耕作3000亩,减免耕地费用6万余元,全年为社员盈利分红现金1.72万元。陇县海东旺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311.18万元,加大对奶山羊户的技术培训,种群扩户、优质饲养、结构优化等标准化新技术,提高了奶山羊的产奶量和幼羊繁殖率,年底实现盈利分红2.91万元。宝鸡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合作社投资310.20万元,依托项目投资购置的机械,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承接土地深耕作业等增值业务,年底实现盈利分红3.5万元。普裕农牧专业合作社投资1622.73万元,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化栽培、工业化管理、信息化提升等技术,大力组织农户开展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多渠道推广农产品销售渠道,2024年根据盈利情况和股东出资比例,共分红6.2万元。二是价值链项目高效运转。陇县盛源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30.07万元,该公司利用世行投资的冷库,为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统一供应农资、改造基础设施、推广优良品种、加大农产品统一收购、储藏、销售平台成本,全年实现利润185.13万元,为合作的各合作社分红53.41万元。宝鸡海川物流有限公司投资2043.25万元,扩大规模,与三家合作社达成收购意向,通过香菇、羊肚菌收购、加工、销售等方式,带动合作社社员提产增收。由于该公司销售信息化水平有限,高素质人才欠缺,产品知名度不高,今年产品成本高,消费群体购买力下降,销售不畅,虽未实现盈利,但是为附近群众提供了近就业岗位,带动附近群众稳岗就业。(三)抓好资产管理。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世行项目后续督导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合作社理事长高度重视,指导合作社对项目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分类登记,建立使用、租赁台账。年内6家合作社均已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并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底子清、数目清、归属清,防止资产流失,确保世行项目资产安全。(四)贷款归还方面。审核拨付项目保证金21.60万元,按照项目贷款到期还本付息的要求,按期全额还本付息687.48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组织6家合作社和两家价值链延伸企业项目负责人,积极参加陕西省乡村振兴研究发展中心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交流,加强了对项目区的具体规划,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项目规范管理和市场运营管理水平。二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服务中心推动一系列特色产业项目的实施,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同时,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贫困人口的增收。(二)经济效益。外资扶贫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对项目区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各种资源的综合投入,有力促进了项目区脱贫人口的收入稳定增长,户均年增收5000元,人均年增收1000元,增收效益显著。世界银行绩效评估团对我县外资项目的实施和后续运营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合作社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外资项目服务工作整体推进与项目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合作社运行管理还不够规范。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二)改进措施:1.提升合作社盈利能力。将提升合作社盈利能力作为主要抓手,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评估,用活用好合作社咨询项目成果,按照咨询专家意见建议制定发展盈利计划,指导帮助合作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自身发展能力,实现6家合作社全部盈利分红。2.加强合作社运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合作社项目、财务等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监管机制,加大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议事决策能力,提升社员的参与度,加强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强政策学习,创新工作举措。认真学习外资项目最新政策法规,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积极与省市对接交流,提前谋划做好外资项目的编制、论证、立项、申报、验收和世界银行贷款资金的争取落实,积极争取更多的外资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为促进陇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全力推动外资扶贫工作高质量发展。(二)加强项目监管,实现提质增效。积极开展项目督导和“回头看”工作,对已完成的项目加强后续管理和跟踪指导,对照项目执行手册,做好项目后续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夯实责任主体,使项目后续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三)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能力。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外资扶贫项目服务中心自身建设,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加强与兄弟县区工作学习交流,强化县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根据外资项目企业需求和期望,按照世行竣工评估检查的要求,合作社咨询专家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质量,进一步强化项目合作社运营管理,不断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四)健全财务管理,规范档案资料。严格遵守外资项目管理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与省外资管理中心对接,及时报账结算,做到日清月结,规范运行,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按照项目资料管理要求,认真梳理,及时完善健全项目资产台账,对已建成设施设备和经济基础设施等做好统计,分类做好资料收集归档,确保资料齐全,内容详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